时间:2016-01-21 来源:温州市法学会 责任编辑:att2014
转自《民主与法治时报》2016年第10期第二版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法学会将当地退居二线的20名领导干部吸收到法学会工作,组成专家团。专家团成员利用其社会经验和职业专长,探索县级法学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退居二线想做实事
1月5日上午8点半,57岁的陈增斌来到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法学会“会员之家”上班,不多会儿,其他的会员陆续来了,他们互相打招呼,在会长的主持下,认真讨论刚接手的鹿城区滕桥镇土地租赁纠纷案情。
两年前,陈增斌在鹿城区人大常委会常委职务上退居二线,他选择到法学会工作,发挥他的专长。在鹿城区,20名像他一样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不愿“清闲”,他们来到区法学会,组成专家团,利用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专长,为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和公众服务。
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化解了困扰当地政府多年且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的多个积案,赢得了各界广泛的好评。2015年底,鹿城区委区政府为此特地向区法学会发放4万元奖励。
两年来,这支特殊的队伍以法学会为平台,初步形成了“第三方评估、评价、调处机制”,走出一条县级法学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2014年2月,陈增斌年满55周岁,按照鹿城区规定,领导干部男55岁,女50岁要退居二线。他当时可选择的去处有两个,一个是留在本单位,二是到区农村巡查组。“退居二线其实就是让你清闲了。”身体很好的陈增斌在退居二线之前就琢磨,如何在退休之前的5年里不虚度光阴,他觉得法学会是个更理想的去处。
2013年9月30日成立的鹿城区法学会,会长是陈增斌的领导——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洁。陈洁在当地是个名人,她有律师资格,在多个乡镇、街道当过领导,历任司法局副局长、区政法委副书记,在人大分管法工委。陈洁事业心强,作风泼辣,在当地政界威信较高。在她领导下的法学会生机勃勃。
法学会成立时,陈洁对于如何发挥区级法学会的作用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必须“靠人”,选人一是要能干,二是要有奉献精神。曾在区委组织部做过秘书的陈洁深知干部人才培养不易,她也把目光投向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身上。她认为:“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在职时是精英,经验丰富。离退休还有5年,闲下来多可惜。如果这5年他们在法学会干事,依靠他们的经验和资源,一定事半功倍。”
陈洁找到区委组织部长谈了自己的想法,并以法学会名义发文列出了拟邀请到法学会工作退居二线干部的名单,陈增斌被列入名单。陈洁的思路不仅得到区委组织部的支持,而且得到温州市法学会高度重视。
“县级法学会成立后要因地制宜发挥作用,我们给予分类指导,像鹿城区法学会,我们就发挥退居二线干部的人才优势,抓住‘服务’特色进行指导。”温州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杨柏林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从2014年至今,区法学会共向区委组织部“要”来20名退居二线干部,他们来自全区各部门,每要一批人,法学会都会给组织部发文备案。
这20名退居二线的干部平时到区法学会上班。每周二,他们到“会员之家”开例会。“会员之家”租赁自一家法律服务中心,面积600平方米,房间布置温馨,这里成为他们交流的平台。
20名退居二线干部按其特长被分成12个组,如信访调处组、金融组、村社组、拆征组、企改组等,每个组配备一名具有法学会会员身份的律师,这样一来,有行政专长和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与有法律专长的律师形成互补。专家团接到任务后,由一人统筹负责,再从其他组抽调两三人实施。特别重大的任务则多组联合行动。
陈增斌被分到行政专家组,他长期在街道担任领导,也有在团委和党委工作的经历,尤其是从事拆迁工作十几年,拆征组每次任务都少不了他。
法学会担当“啃硬骨头”的责任
在温州市法学会秘书长包奇涵看来,这些退居二线的干部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有资源、有经验、接地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有号召力。他们出马,往往事半功倍。因此,有了这支队伍,鹿城区法学会就把服务重点放在地方党委和政府遇到的重大难题上,称之为“啃硬骨头”。
2015年,鹿城区调整行政区划,将8个街道拆分为14个,80个社区拆分为111个,涉及78万人。如何平稳顺利完成考验着当地政府。
自2009年始,按照规定,所有重大事项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三方风险评估是温州市鹿城区首创,鹿城区是温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鹿城区法学会因此受区民政局委托,以第三方身份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陈增斌和其他19名退居二线干部参与了这次评估。评估由退居二线干部组成的行政专家团进行前期调查,然后与法律专家团一起实施评估。前期调查实行分组包片负责。在这次区划调整评估前期调查中,陈增斌和一名同事负责江滨街道。他们与街道领导班子见面,征询意见,让他们填写征求意见表,还向街道发放了由村镇、社区居民填写的征求意见表。
“在走访中,我们详细讲解区划调整政策,宣传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陈增斌说。这些表格、谈话笔录被汇总到区法学会,由法学会法律专家组成的“专家评估团”进行评估,最后形成厚厚一本评估报告,得出“可行、可控、风险较小”的结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依据评估报告,这项行政区划调整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平稳顺利完成。
对一些疑难事项,法学会在作出风险评估的同时,还就责任承担进行分析评价。鹿城区的旧货市场搬迁遭租赁经营户拒绝,市场改造工程搁浅两年。温瑞塘河指挥部想“强制拆迁”,委托区法学会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区法学会从该项目的可行性、可控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作出“强制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较小”的结论。但温瑞塘河指挥部仍犹豫不决,担心业主单位海运公司不配合,另外,市场经营户经营的旧货难估价,担心强迁引来麻烦。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对塘河指挥部、海运公司、租赁经营户三方的责任义务作出评价并提出中立性的建议,倒逼三方履职履责,最终加快了推进拆迁进程。”陈洁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法学会在评价中指出:“塘河指挥部面对海运公司搬迁逾期违约行为尚未穷尽措施,比如可经诉讼途径追责索赔,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海运公司如不尽搬迁义务导致改造工程延误须赔偿损失外,且一年多不收取经营户租金,任由其侵占国有资产,将承担不尽责或渎职的法律责任。海运公司须告知经营户如不交租金也不搬迁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和租金滞纳金及拖延市场改造损失;同时建议海运公司对主动搬迁的经营户所欠租金,折抵为搬迁费,以利疏导经营户情绪,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
这个评价震动了三方当事人,尤其是国企海运公司意识到自己将负主要责任,权衡利弊即主动履约。该评价作出三个月内,市场搬迁完毕。
“当初,我们到区法学会求助,没想到法学会作用这么大。”温瑞塘河管委会主任谢云舟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区法学会作为第三方作出评估提出建议,最终使得三方满意,这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现代治理给了他们很大的启示。
2015年,鹿城区法学会共为区里的7个重大事项作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评价。
“包干”化解信访积案
随着一个个难题被化解,区法学会在当地政府和部门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区信访局与法学会联系,希望借助法学会的力量破解信访积案。
“法学会作为基层法律学术团体,我们有责任为完善信访法律制度,探索通过第三方介入化解积案的信访机制。”陈洁表示,这也是鹿城法学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在服务中做研究,在解决问题中做研究,这样更接地气。当时正值鹿城区政府职责转换实行购买服务,区法学会抓住这个机遇,与信访局签订协议,建立第三方调处信访积案机制。
机制建立后,第一个大型信访案件来自鹿城区五马街道丰收村改制后的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纠纷。选举中,由于街道与业务指导部门对选举方式的意见相左,导致两派村民群访,选举久拖不决。
区法学会组成了一个由行政顾问、法律顾问、律师会员等8人组成的专家团驻村调处。专家团分组工作,一组协调街道与业务指导部门意见,另一组调解村民与合作社社员矛盾。半个月后,选举如期举行。在化解这些信访案件的过程中,法学会里退居二线的干部首当其冲。参与多起信访案件化解的许国感触很深。
许国在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长岗位上退居二线,以前在乡镇、街道工作多年,擅长做群众工作。“因为我们是第三方,是局外人,老百姓比较信任,其实我们讲的话也都是政府讲的话,不过从我们的嘴里说出来,老百姓听得进,而且有些话我们讲,老百姓听了舒服。”许国说。
在建立第三方信访积案调处机制后的一年里,区法学会共化解了11起信访积案。2015年年底,区法学会又从区信访局“包干”处理了12起信访积案。这些积案被分配给了12个退居二线的专家组。
陈增斌和几名同事领到一个积案。1月12日,陈增斌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从上个月接手这个案件工作到现在,双方当事人已达成共识,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如果上访户反悔,我们就作评估,讲明利害和后果。然后将评估报告提供给区信访局。”
现在,这12个信访积案有的已调处完毕,有的正在调处过程中。“这个机制最关键的是将解决矛盾转移到法学会这个第三方平台上,通过稳控、疏导、化解三步骤,解决信访积案,若最终仍化解不了,我们出信访评价提供给信访局。”陈洁说。
主持温州市委政法委工作的副书记、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易进称赞鹿城区法学会工作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他们凝聚退居二线干部的智慧和力量,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地方中心工作、社会和群众服务,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其经验值得推广。”
在法学会工作,是种享受
首先想到“专家团”
在两年时间里,退居二线专家团已经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全区各个领域。当会员们遇到困难或群众求助时,首先想到的也是专家团。
2014年10月,鹿城区金岙村70岁李老伯因小便不通畅独自到医院检查,却在检查中意外死亡,引发家属及村民到医院抗议。该村村支书是区法学会会员和区人大代表,得悉消息后急忙打电话给陈洁。陈洁指派区法学会副秘书长黄丽丽牵头调处。黄丽丽从街道副主任退居二线,当过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调解经验丰富。
黄丽丽和村支书一起将在现场哭闹的死者亲属引导到医调委办公地。双方当事人当天就达成协议,死者亲属得到满意的赔偿。
而对退伍军人黄忠宇来说,如果没有法学会的帮助,他无法想象能渡过难关。黄忠宇退伍回家后,突然发病,被诊断为精神疾病,月医疗费要3万多元。因未到民政部门报到,民政局不能负担医疗费,部队也称不负担退伍军人医药费。黄忠宇家是低保家庭,医疗费导致家庭经济雪上加霜。
区法学会在接到社区及黄家人的求助后,选配了由行政顾问、会员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小组,分别与民政部门、医院和部队协调,与医院确定了就诊减医疗费的医疗方案,使医疗费降到了每月800元。民政局和部队也达成协议,由民政局解决医药费,部队解决军残待遇。如今,黄忠宇病情稳定,正在康复中。
来到法学会比退居二线之前忙
到法学会工作一年不到,陈增斌感到比退居二线之前还忙,他的工作激情又回来了。“有了这个平台,大家在一起讨论,处理事情,发挥余热,很有意义,自己也很充实,有一种归宿感。”
在许国看来,法学会提供的平台非常好,把退居二线干部聚在一起,大家乐于做事,各自的经验也有用武之地。目前,许国还在法学会负责调配退居二线干部工作。曾当过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长的他对此驾轻就熟。
退居二线干部在法学会工作得有滋有味,让即将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羡慕不已,纷纷提前联系陈洁,要求退下来后到法学会工作。“过了30年组织生活,我已经离不开组织了,到法学会来,我还能为社会做事。”即将退居二线的鹿城区某局副局长对陈洁表示了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