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江西省赣州市法学会: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工作大局

时间:2013-06-18   来源:会员部  责任编辑:

江西省赣州市人大巡视员、法学会会长 赖义金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被誉为“红色故都、南国宋城、客家摇篮、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脐橙之乡”。在中央的亲切关怀下,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赣州市法学会紧密围绕振兴发展工作大局,在中国法学会、江西省法学会的精心指导和赣州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市县法学会建设,在主动服务大局中彰显了作为。

  一、牢牢把握发展机遇,高标准加强市级法学会建设

  2010年换届以来,赣州市法学会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以规范运作为关键,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地方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

  (一)机构人员专职化。2010年,根据中央政法委文件精神,赣州市立即启动市法学会换届工作,由市司法局管理调整为市委政法委管理,从社团组织调整为群团组织。当年7月,完成换届选举工作。2011年,经多方争取市编委核定市法学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名,配副处级专职副会长1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于解决了机构专设、人员专配、经费专列的问题,市法学会真正做到了有人管事,有人理事,有钱办事。

  (二)工作运行规范化。制定了《赣州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会议议事规则》、《法学会工作责任奖惩办法》等10项制度,做到“五个一”:年初制定一个工作要点,部署全年工作安排;半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讨论商议法学会工作;半年向市委政法委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每年走访一次会员单位,加强联系,掌握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

  (三)法学研讨专题化。紧贴江西省“绿色崛起、富民兴赣”战略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先后举办5次法学研讨会,在法学理论界和各级党政产生良好反响。如2010年12月,与江西理工大学、市中级法院联合举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环境司法专业化”专题研讨会,邀请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树义,以及重庆大学、福州大学、安徽省社科院等十余位专家学者指导,收到全国各地论文190余篇,评选优秀论文25篇,汇编成册在全国公开发行。

  2011年8月,为重温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光辉历程,大力弘扬中央苏区精神,市法学会在瑞金市举办了“中央苏区法制精神的传统与传承”研讨会,中国法学会发贺信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江西省法学会、福建省龙岩市法学会领导和相关大专院校专家学者莅会指导。市、县两级政法部门、驻市高校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人员就中央苏区法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历史地位、中央苏区法制精神的思想内涵及时代传承、苏维埃审判实践与苏区法制精神的传承、司法工作的人民性、中央苏区宪政立法的历史地位及经验、中央苏区时期法制教育的实践及启示、中央苏区法制传统的人本精神、传承苏区法制精神践行司法为民、继承发扬苏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等课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有思想、有见地,理论性、指导性强的观点建议,进一步深化了苏区法制建设史和法制精神的研究。研讨会评选出优秀论文38篇,为弘扬苏区精神和赣州市推进苏区振兴发展战略作出了应有贡献。

  (四)专题调研实效化。紧扣繁荣法学理论中心,服务大局,贴近民生,先后于2011年3月组织6个调研小组,2012年5月组织4个调研小组开展“对赣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司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司法需求”等系列调研活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深入重点企业、街道、乡镇,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并组织帮助法学会理事所在企业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有效推进了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相结合,有力参与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

  (五)调研成果丰富化。积极参与上级法学会组织的课题调研和法学论坛等活动,2011年以来,我市70余篇调研文章获得上级法学会表彰。2011年11月,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法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上,我市有6篇论文获奖(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优秀奖3篇)。2011年12月,在江西省法学会举办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立法和执法保护”理论研讨会上,我市有7篇论文获奖(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优秀奖3篇)。2012年下半年,为做好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课题《中央苏区法学研究工作及其机构的历史沿革》,由省、市、县三级法学会联合成立课题小组,多次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市人大巡视员、市法学会会长赖义金亲率课题小组5名工作人员前往福建长汀、上杭、永定、龙岩等闽西革命根据地调研,查阅革命博物馆馆藏档目,走访考察旧址,积极收集文献史料,提出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六)法学会刊标准化。创办《赣州法学》会刊,呈请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亲自题写刊名。会刊设“法学论坛”、“法律适用”、“工作探讨”、“苏区法制”、“案例聚焦”、“法学动态”等栏目,积极宣传党委、政府大政方针,及时反映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法学学术研讨,促进法学成果转化应用。

  二、全力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县级法学会建设全覆盖

  在加强市级法学会建设的同时,市法学会积极协调各县(市、区)委政法委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助成立县(市、区)法学会。至2012年底,全市19个县(市、区)全部成立法学会,基本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办公场所等问题,实现了县级法学会全覆盖。

  (一)在成立机构上抓督促。由于赣州市下辖县(市、区)较多,市法学会采取分步走模式,对每一个县级法学会的成立,列出工作时间表,派出工作人员进行全程指导,先抓好领导重视、基础较好的县(市、区)法学会的成立,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同时加大支持力度,在各县法学会成立大会上,市法学会都派出副会长以上的领导到会。

  (二)在争取政策上尽全力。市法学会主动加强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及时将上级政法委、法学会关于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文件转发各地,帮助争取机构编制及经费保障等政策待遇。目前,定南、信丰、南康、瑞金、于都等5个县(市)法学会争取了2—3个人员编制,并参照市法学会做法,工作经费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

  (三)在指导研究上出思路。市法学会加强指导,引领各县(市、区)法学会本着“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的指导方针,结合当地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法学研究活动,还帮助邀请专家学者参与论文的评选和论坛现场点评。在市法学会的指导帮助下,县级法学会工作亮点纷呈,促进了当地的法治文化建设。如信丰县法学会成立了多个联络组,负责各系统法学研究等活动的联络协调,有效提升了工作成效;有的地方组织会员成立案件评查组,对司法执法活动定期进行评查,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

  (四)在经验交流上多样化。每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现场会,组织各县(市、区)法学会负责人现场观摩,相互学习,在全市开展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组织学习考察,先后派出两批会员就法学会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问题,赴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安徽等地考察学习,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并分课题写出学习考察报告,在全市进行推广,有效提升了工作水平。

  三、通过举办法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不断增强影响力。

  (一)高规格举办。此次庆典活动,规格之高,参与领导之众,人员之多,效果之好,为历届来第一次。中国法学会专门发来贺信,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为庆典题写了“加强法学研究、弘扬法治精神”的贺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对庆典活动作了398字的重要批示;市委副书记王少玄、省法学会副会长叶青出席庆典座谈会并讲话。市政法各部门主要领导、县(市、区)委政法委书记及市法学会正副会长、常务理事和部分理事出席了庆典活动。

  (二)精心周密组织。为使庆典活动做到隆重、热烈,市法学会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周密部署,成立了庆典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市委政法委研究室、执法监督室、办公室等相关科室抽调人员成立了材料组、宣传组、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分头负责庆典活动各项工作,严格要求,责任到人。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2012年11月21日,纪念赣州市法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在赣南宾馆隆重召开,约200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规模之大,气氛热烈。赣州电视台、《赣南日报》进行了全面详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三)不断扩大影响。庆典活动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在座谈会上,各位代表认真回顾了市法学会自成立以来团结奋进的30年光辉战斗历程,畅谈辉煌业绩,展望美好未来,对做好下一步法学会工作献计献策,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同时,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扩大影响,推动工作,活动还组织编纂了赣州市法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画册,画册共分“30周年庆典活动”、“领导关怀”、“协会和基层风采”、“会员书法展赏”等四部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最集中、最深刻的体会是:只有在全局中找准位置,立足本地谋发展,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在有作为中谋地位,才能开创地方法学会工作的新局面。2013年是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全面加快推进之年,我会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把服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作为履行法学研究的第一要务。为此,已在全市部署了《赣南苏区振兴经济安全与公共安全》理论研讨论坛征文活动,并在强化成果转化,提供有效服务方面作努力,积极争取省、市人大支持,力争在论坛征文的基础上,形成《赣南苏区发展经济环境保护条例》,为苏区振兴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市人大已将此项工作列为市人大调研课题。条例的形成将为法学会工作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增添新的亮点。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