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页 》要闻 》学会要闻
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13-02-20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

  法制日报专访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了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的大会,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宣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这标志着我们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为此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政法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政法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法学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应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刚刚闭幕的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法制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

  记者: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您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陈冀平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绘就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部署,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法学会系统必须在学深、学透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全面谋划各项工作。

  陈冀平说,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这些年来,在充分肯定法治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比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法治;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归根结底要靠法治。实践证明,法治建设推进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会成倍放大。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陈冀平强调,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机关,必须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建设的特殊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以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把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的全过程,带头严格执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真正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

  记者: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顺应人民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和过硬队伍建设。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法学会、律师协会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繁荣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促进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的结合,为推动全体人民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快建设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中央领导十分重视中国法学会建设。请问法学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应该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陈冀平强调说,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中国法学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日前结束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政法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总体要求,即“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坚持一手抓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一手抓政法事业长远发展,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三大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四项改革’为重点,以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五个能力’为保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法队伍工作和队伍建设,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陈冀平指出,中国法学会作为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长期以来,中国法学会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学实践、加强法制宣传、培养法律人才、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中国法学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法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制定实施了法学研究十大专项规划,组织开展了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等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了各种层次的论坛。同时也加强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法治的情况,发表了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和年度报告,等等。总之,中国法学会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现在,中国法学会主管的法学社团已经有50多个,各级法学会有600多个,覆盖面、影响力不断扩大,生机和活力也不断增强。

  陈冀平强调指出,我们法学会系统决不能辜负中央领导的期望。必须更加自觉地将法学会工作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中来审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进一步增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更加自觉地将法学会工作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来谋划,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引下,切实肩负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必须更加自觉地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团结引领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法学研究更加繁荣、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法学交流不断拓展、法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组织体系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2013年,对中国法学会来说,任务十分繁重,按照中国法学会章程规定,本届理事会任期即将届满,将召开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理事会,这是中国法学会及全国法学界、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对此,中国法学会将主要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陈冀平说,2013年的任务的确十分繁重,所有任务,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当前,我们的工作思路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首先,要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在新形势下,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加强法治建设的特殊重要性,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伟大实践,不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法治实践创新、法律制度创新、法律文化创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围绕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如何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如何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如何做到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提出我们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措施。

  其次,要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发展。日前,我们制定了《中国法学会关于新时期进一步繁荣法学研究会意见》,明确提出了法学、法律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这是中国法学会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法学研究事业的指导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实施,确保《意见》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按时完成,使更多的法学研究成果进入“经济圈”、“改革圈”、“决策圈”,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工作大局。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作为中国法学会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创造更多条件和平台,激励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特别加大对青年法学、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今年,我们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做好各研究会的申请成立登记工作,实现中国法学会监督管理和全国性法学社团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有助于提升能力的一系列工作机制,从机制体制上强化中国法学会对法学社团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引导法学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加强地方法学会建设和会员队伍建设,提升组织引领法学研究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强化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实现法学会在组织建设、业务建设、能力建设上的全面提高。

  第四,巩固对外法学交流成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方面,要健全区域法律交流机制,完善对外法学交流的全球布局,进一步整合地方法学会、学术界、实务界的资源优势,全面发挥对外法学交流体系的功能,扩大同港澳台法学界、法律界的交往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利用“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这一平台,强化中国法学会作为全国涉台法学研究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涉台法律问题研究机制,加强对两岸关系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此外,要加大参与法制宣传的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陈冀平强调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对此,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谱写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