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位置: 首页 》要闻 》学会要闻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

时间:2013-04-08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

  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

  “法治精神的缺失,原因是一些法律悬空,制度空转。我们要凝聚发展的正能量,形成改革的共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一个公平博弈的平台,让每一个群体都有发声的权利和机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之后,“依法治国”“法治”等词汇在各种会议上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及。给人的印象是,法治意识在新一届党政班子里得到进一步强调。

  “短短几个月时间,‘法治’的理念被反复重申,法律的作用不断被强化。”陈冀平这样评价。

  自2012年2月以来,陈冀平担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他同时还担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此前,陈冀平长期担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对当前备受关注的维稳及社会管理创新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两会”期间,身为正部级官员的陈冀平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当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法治中国就会形成。”

  中国新闻周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宪法的重要性。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再次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重要性。对此应如何理解?

  陈冀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这充分凸显了法治精神在依法治国新阶段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们面临许多严峻挑战,社会群体多样化、利益多元化,各种诉求千头万绪、不一而足,有时甚至是针锋相对,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也在不断加剧。再往细处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红灯面前一窝蜂的“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拼实力不如“拼爹”等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都是法治精神缺失的表现,原因则是一些法律悬空,制度空转。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凝聚发展的正能量,形成改革的共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一个公平博弈的平台,让每一个群体都有发声的权利和机会。

  有一点我认为非常关键,就是在利益格局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立法要成为社会的稳定器。我们必须强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扩大民主参与,最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使法律真正反映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依法治国关键在于落实。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陈冀平:一是坚持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权。法治的核心要义是限制权力、保护权利。目前,依法行政的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难度在加大,复杂性在加深,利益冲突在加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基础上、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稳定,为此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主义。

  二是要坚持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据媒体报道,不久前,湖南长沙一辆涉嫌违章停车的警车,被市民贴上手写的“违法行为告知单”,这反映了人们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期待。大家熟知的佘祥林案、聂树斌案等焦点案件,造成了很大影响。个案的不公,于整体而言如九牛一毛,但对于当事人就是100%,理所当然会影响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判断。所以,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在每一个具体的案件中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开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

  三是坚持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要认识到弘扬法治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实现法治中国勾勒出了一条清晰路径。我们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我认为,当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法治中国就会形成。

  “废止劳教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国新闻周刊: 如你所说,当今社会上的矛盾比较突出,政府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陈冀平:现在的社会矛盾大多是因为一些利益调整而引发的。此外,在发展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对群众的意见考虑不多,对群众的诉求考虑不够,只单纯从GDP这个角度出发。还有就是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公平、不公正。

  我认为,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发展民生,另一方面是要倾听群众的声音,在大多数群众拥护的前提下,再去开发,再去发展。一句话,要把发展民生和倾听群众声音结合起来。

  实际上,现在的群体性事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因环保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就正在增多,这说明群众的环境意识正在逐步提高,群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在提高。而我们有的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尚存在欠缺和不足。

  要解决上述矛盾,一是靠发展,要利益共享,要让所有的群体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要更多地向弱势群体倾斜。二是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所谓风险评估机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倾听群众意见的机制。群众不乐意、不满意的事情,要先放一放,找一找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第三,就是靠法治。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归根结底要依靠法治。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群众遇到问题,或者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往往不愿意相信法律,而宁愿诉诸上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陈冀平:关于上访的问题,当前,在群众中存在“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现象。

  我认为,已经进入法律程序的事情,就不要轻易通过信访的方式去解决。如果认为法律判得不公,当事人应该去找法院,而不应该找信访。如今信访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当事人不找法院,反而去找信访,信访一处理,法院就要重新审理。这些需要加以完善和改进。目前,如何去终结信访,许多问题都正在逐步调研和解决过程中。

  中国新闻周刊:在本次全国人大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有关中国劳教制度的改革方案,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年内有望出台。你长期任职于政法机关,如何看待劳教制度?

  陈冀平:在我看来,劳教制度是在中国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的背景下,政法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治安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客观地说,劳教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确实存在着一些劳教制度被滥用的现实情况。比如,有人因上访被劳教,有人因发表对政府不满的言论被劳教等。

  我个人认为,现在停止劳教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原因有两点:第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主要违法行为都能依照法律处理,比如对于吸毒的人,可以依照《禁毒法》予以处理。第二,近年来,政法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制度也有了很大发展,运行效果较好,有利于教育一些虽有违法行为但尚未达到刑事处罚规定的人。

  据我了解,目前中国劳教人员的数量已经非常少,公安机关对于劳教人员的审批掌握得非常慎重。可以说,在基层应该已经做好了劳教改革的准备。而停止劳教制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基层政法干警、尤其是公安民警的执法手段和维护社会安定的能力。

  另外,我认为改革劳教制度也要适时推进,不要因为改革劳教制度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要稳妥地进行这项改革工作,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再着手实施。(实习生欧阳文浩对本文亦有贡献)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