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页 》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专题报道 》图文实录
张文显副会长作总结讲话

时间:2016-11-19   来源:  责任编辑:elite

张文显副会长作总结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青年才俊,同志们,大家好。为期一天的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即将落下帷幕。下面我受组委会的委托就本次论坛做简要的总结。

  今天上午会长和检察长做了重要的讲话,来自几个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和点评,会议开的非常成功,李如林检察长做了概括性的评价。当前以信息技术代表的革命,作为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向,正在迅速提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战略布局和国际地位。目前,我国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交易产品制造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已经进入到世界前列。当然,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还要不断与时俱进,但我国仍然面临着网络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网络空间、法治体系尚不健全,网络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对此,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可以说建设网络强国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本次论坛以互联网治理和法治发展为主题,就是中国法学会和中国法学法律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的总战略的重要举措。这次论坛对我国法学法律界提出问题、凝聚智慧达成共识,有力推进我国网络法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网络强国战略提供法律保障,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团中央的指导下,在承办方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各位青年才俊和专家的参与下,本次论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大家一致的感受。

  纵观本次论坛,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以做一个总结,也是为今后的论坛提供经验和模式:第一,本次论坛在办会模式上实现了经典传承与有益创新的有机融合。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刚办的时候,一年搞两三次,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每届论坛都紧紧围绕着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确定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机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联系,引导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着四个全面总战略和五个建设的总布局开展理论研究,探讨法律实践问题,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和聪明才智。

  为了将主要面向广大青年法律法学工作者的特色发扬光大,本届论坛特意将分论坛的报告人年龄进一步年轻化,让80后、90后,甚至2000后的参加进来,为他们走上了舞台,创造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这次创造了一个先例,我们邀请了资深的法学法律专家对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对一的开展评论,过去是好几个青年人讲完了,最后由一两个法律专家点评一下,这一次是一对一的点评,体现了一种互动。

  可以说,本届论坛对我们以往的举办经验和优良传统做到了很好的传承。与此同时,在办会模式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创新,会场布置,我们通过虚拟场景、微信平台、触摸屏幕,LED背景板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利用,尝试将会场打成模拟的互联网世界。我们进来就有机器人打招呼,还有触摸屏,包括名签上面带着二微码,带着会场的情况和媒体报道的情况,这也是这次会议强调的,我们是互联网治理和发展的会议,一定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

  这不仅为参会的嘉宾展现了全新的视听的体验,也增强了论坛的宣传效果和品牌的号召力,让论坛的优秀资源成果为更多的法学法律工作者所共享。这一次特别强调了会议的发言,会议的点评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其他的新媒体平台传播出去。上一次我陪着王会长去参加一个会议,12号王会长讲的,17号的时候,王会长的讲话已经被点击了46万次,这个是不得了的,什么样的报纸、什么样的传统媒体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可能,点击的人都是要索取和看的,不是说订了很多报纸,人手都有,看的人不多。另外在办会形式上,本届论坛第一次设置了分论坛的环节,前几次没有分论坛,时间有一天,参与的人就相对有限。我们设置了分论坛,参会的代表更多的能够参与到研讨当中,而且设立分论坛,可以使参会的人当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的特点和论文的主题自由组合成不同的会场。

  三个分论坛也是同步进行,从会场的人员配备、设备安装、统筹协调等方面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分论坛的讨论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富,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办会模式和方法的创新,都是由我们国家检察官学院和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这些同志精心的策划,精心组织。在这里我也向国家检察官学院表示衷心感谢。国家检察官学院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方面给了很大的支持。实践证明,他们这一套技术是非常先进也非常管用的。所以,最高检察院这几年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成效通过这次论坛也充分展示出来了。

  我想讲第二点是,本次论坛在专家组成和议题设计方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法学是一个实践科学,法治是实践领域,实践性既是法治的鲜明特征也应当是法学的鲜明特征。这次论坛,这两个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非常好,这次论坛共有43位嘉宾做了演讲,来自高校的法专家和青年学者29人,法院、检察院精英12位,来自互联网企业的高管2人。每一位专家自身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出发,对论坛的议题进行了宽领域多维度的探讨。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发表评论,观点互相碰撞,不同领域的智慧交融,互相启发相辅相成,为大家共同的制造了一场法治的学术盛宴。同时本次论坛的议题设计也同样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本次论坛围绕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这一总主题,涵盖了互联网领域的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今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周汉华研究员,也是中国法学会信息与互联网研究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开场阐述了习近平网络法治思想,这样的演讲为一天的论坛提供了非常鲜明的理论指导。接着,我们有关于互联网司法改革三个问题,智慧法院、智慧检察院、律所大数据中心等等。我们从国内的互联网治理,包括互联网背景下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谈到了互联网的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互联网全球化的治理,等等,我就不一一说了。在指南里面,这些论题都得非常清楚。这些论题都体现了深刻、丰富的理论内涵,也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实践。

  第三,本次论坛,在办会的效果上,充分发挥了增进对话、引领市场、凝聚共识的重要功能。筹备会的过程当中,我们明确提出论坛和研讨会不一样,研讨会是大家散发式的,来了以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或者是大家争论、讨论等等。论坛的议题更加集中,论坛的学术性之外,公共性和组织性非常明显。所以论坛体现了主办方的一种理论指导和政治指导,通过输出正能量引领法学思潮最终促进共识,实现成果转化。

  今天上午,王乐泉会长、曹建明检察长在会上的重要讲话,为这次论坛提供了一个增进共识、成果转化非常重要的指导性的意见。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围绕着互联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引领性的研讨。今天有非常好的发言,也有好的方案,甚至提出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我想这都是非常好的成果,会后,我们将组织力量对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观点进行梳理,对大家提出的工作建议,包括公共政策和立法方面的建议,也包括如何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方面的建议,进行认真的梳理,将以要报、工作专报、工作简报的方式向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提交,使各位专家和精英的智慧得到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实现治理成果的及时、有效转化。

  以上我对会议的特点和会议的过程做了不完整的小结。不完整、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最后我代表主办方向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新闻媒体的朋友、会务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