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0-29 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由中国海商法协会承办的国际海事委员会第40届大会10月15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中国海商法协会主席、中远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魏家福、国际海事委员会主席Karl-Johan Gombrii先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飏、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中远集团总法律顾问刘国元、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人保财险公司副总裁王乐枢、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中外运长航集团副总裁姚平、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厅副厅长王彦君、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司玉琢教授、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海利律师事务所李海律师、中国海商法协会顾问杨良宜、刘书剑先生以及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49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商法协会负责人、法官、学者、律师、工商界代表和12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约400人出席。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中国贸促会副会长董松根主持了开幕式。
华建敏副委员长指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体经济遭受巨大创伤,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全球贸易活跃程度显著减弱,全球海运行业陷入低靡状态。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远未消除。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复杂难解;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导致贸易摩擦和投资争端增多,限制了国际投资和贸易的活力,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定信心,开展务实合作。二是完善规则,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科技创新,推动航运业绿色发展。
华建敏副委员长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之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和开放,促进贸易投资市场化、便利化,推动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业的平稳复苏。
万季飞会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间的专业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深化,世界贸易与航运以及全球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呈现出一种齐涨共跌、共荣共衰的态势。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各国、各地区之间贸易与航运的交流和合作,显得尤为必要。随着全球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航运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事物和新问题,给传统的海商法领域带来了新的课题,现有的国际公约或规则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用性。这需要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努力,根据新情况适时修改旧公约、增加新条款、出台新政策、解决新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公约或规则的作用,规范国际航运市场。
魏家福主席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国际航运和海事法律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航运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导致破产、扣船、海上保险、仲裁等案例的增多等等。他呼吁各界对航运业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寻求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航运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Karl-Johan Gombri先生在致辞中对会议的筹备工作给予赞赏。他表示,作为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海事委员会致力于国际海商法的统一。在全球发生迅速变化的今天,国际海事委员会也需要做出适应和改变。在未来,国际海事委员会将有大量的繁重而有效的工作,希望听取其他无论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或者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的建议。
会前,华建敏会见了国际海事委员会主席Karl-Johan Gombrii先生等国外来宾。
会议将举办13场专题论坛,涉及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救助公约、约克—安特卫普规则、扣船公约、跨境破产、南北极法律问题、海商法钻井平台、鹿特丹规则、海事仲裁、海上保险、船员问题、海盗相关问题。会议还将组织与会者赴上海参观、交流。
国际海事委员会是国际上重要的非政府间组织,成立于1897年,致力于推动全球海商法律的统一,对国际海事立法、国际航运政策以及各国海商立法影响重大。其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1989年,中国海商法协会成为国际海事委员会的中国会员。本届大会是国际海事委员会成立10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将有利于中国海商法界了解国际海事立法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航运、对外贸易和海上保险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