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页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专题报道 》往届回顾
第3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开幕式现场实录

时间:2010-06-04   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3期开幕式

开幕式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郑成良教授


[主持人郑成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第三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这里隆重举行。
  本次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走进凯原法学院”活动由中国法学会主办,法制日报社和上海市法学会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和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承办。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和嘉宾。
  中国法学会会长、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先生。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先生。
  全国人大常委、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
  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吴光裕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钟钦教授。
  中国法学会会员部主任梁毅先生。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培龙先生。
  在前排就座的嘉宾还有
  上海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先生。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胡建淼教授。
  上海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继斌先生。
  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陈金鑫先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龙卫球先生。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众多国内著名学者。
  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上海电视台、中国法学杂志社、民主与法制杂志社、中国法学创新网、中国民商法律网、法律博客网等媒体的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了本次论坛。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光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同学和各界朋友。
  下面举行论坛的开幕式。
        开幕式的内容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请领导和嘉宾致辞。第二项是颁发论坛报告人荣誉证书。
下面首先请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钟钦教授致辞。  [08:35]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教授


[林忠钦]:尊敬的会长,尊敬的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第三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正式开幕。我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真挚的欢迎和感谢。
  青年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希望和中坚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稳步推行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青年学者的发展将影响到中国未来法制发展,中国法学会发起并组办中国法学青年论坛,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上海交通大学能够参与此项活动倍感荣幸。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教育部与上海共建全国重大大学,是211工程首批建设高校。我们已经形成了共识,要建设大学的目标,学校在建设过程中明确了分步发展,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思想,确定了一些学科的发展方向,在法学、管理、经济、金融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以09年为例,我们入围了重大科学五项。获得了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四项。09年文科科研经费达到了2500万,发表了SSCA论文五篇,位列全国高校第五。法学学科的发展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早在1901年南洋时期,在蔡元培先生的组织下就开创了法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学识治国英才。200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恢复重建法学院,开创了我校法学新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成为全国发展最快发展的法学院之一。2001年7月凯原法学院基金会签订了仪式,为我们的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成立的时间很短,我们还很希望得到各兄弟院校大力支持。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也需要一个平台,并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我们为国家的法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法学会能够把各位嘉宾和领导请到我们交通大学,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法学论题,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相信这将是我们学校的法学院进一步向各位嘉宾,各高校好好学习,同时也能带动我们法学学术进一步发展。
  最后我预祝本次论坛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08:47]
 
[郑成良]:主持人:谢谢林校长。
  下面请吴光裕先生致辞。大家欢迎。  [08:47]
 

 

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吴光裕同志


[吴光裕]:尊敬的韩会长、吴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由中国法学会主办,上海市法学会和《法制日报》社协办,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承办的第三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了。作为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我谨代表上海市法学会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08:52]
 
[吴光裕]: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是中国法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法学青年的高规格、多学科、宽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对推动青年人才更快的脱颖而出,推动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法学会选择上海作为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出京举办的第一站,我们深感荣幸。这对于上海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而言,是一次非常珍贵和难得的学习机会。论坛的顺利召开,也必将对上海发现、汇聚、培育青年法学人才和进一步繁荣法学研究事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法学会领导对上海发展的持续关注,对上海法学研究事业的极大关心和支持。  [08:52]
 
[吴光裕]: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法学人才是中国法学、法律界的未来和希望。近几年来,上海从外省市引进的青年法学人才数量明显增多,自己培养的法学博士生每年也超过百人。为了尽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青年法学研究队伍,上海市法学会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下,将青年学者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开展了“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迄今已组织四届,为青年法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迅速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创办了“青年法学沙龙”,先后围绕“外资并购新趋势及法律问题”、“世博会标志许可经营相关法律问题”、“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中的学者两栖”等主题组织了19次研讨活动,促进了青年专家学者间的交流,形成了学术研究的新风气;推出了《上海法学文库》丛书系列,重点出版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成果,帮助青年学者解决出版学术专著难的问题,目前共出版31本,学术价值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有的专著还填补了国内某些学科领域的研究空白;创设了青年课题系列,由39岁以下的青年学者申报,已前后组织该类课题55项,有的研究成果被收入《法律与社会》一书,有的还被做成内参供领导决策参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我们还将承办中国法学会交办的台湾法政专业青年学生夏令营等活动,努力为青年法学人才的健康成长多做点事情,多创造点条件。同时,也希望我们年轻的同志能更多地关注和参与法学会的活动,把法学会当成自己的家,在法学会的活动舞台上展示更多的才情和才智。  [08:52]
 
[吴光裕]: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今天的论坛选择“社会风险与法制发展”作为研讨主题,汇聚青年学者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进行判断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充分展现了大家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论坛一定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为缓冲和化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为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本期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越办越好!也祝大家在上海过得愉快!
        谢谢! [08:53]
 
[主持人郑成良]:主持人:谢谢吴会长。
  下面请代表参与本次论坛的青年老师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林彦发言。  [08:58]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林彦副教授


[林彥]:尊敬的韩会长,吴书记,各位领导、前辈、同志们上午好。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个人关于学术创新问题的思考。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强调的是换种想法,这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首先,人的认识很难超越自己所处的环境,很难克服所谓的庐山效应。我们经常用掌握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自我设限,而不愿意尝试走出庐山,不愿意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前沿成果。因此要保持无知感、保持饥饿感。的确,学无止境,只有当我们始终将自己当成一个无知的人,才有可能去源源不断获得新知,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
  苹果公司,以及乔布斯本人的成就,足以证明这种态度和方法的有效率。  [08:59]
 
[林彥]:其次,探求真知和学术创新的过程,始终面临着同伴压力或者是同行压力。创新往往意味着对尝试、定论、通说的反思、置疑,甚至颠覆。同时扭转大多数人长期思维定式,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重要是勇气。有时我们可能会无限接近真理,却又不敢大胆去揭示真理。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几乎在场所有的人,在场成年人都发现并确信皇帝是一丝不挂的,但最终能披露出来却只是一个天真的孩童。
        当然,深知教条主义之害的不在其数,能响亮喊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少数的知识分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强调的是同一个道理。30多年来,法学界许多理论,例如,有关法本质问题,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讨论都是如此。[09:00]
 
[林彥]: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无法摆脱其所依托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围生态,新学说、新理论、新方法的传播,也始终要受到各种复杂学术外因素考验,有时这种考验对于研究者而言,是难以承受之痛。伟大的科学家,天体运行论作者哥白尼,由于害怕教会迫害,迟迟不敢发布书稿,最终临近逝世才发表。布鲁诺为了发布天体运行说献出了生命。幸运的是,今天的青年学者,拥有着更为宽松的学术环境,打棍子,抓辫子,扣帽子的时代已渐行渐远。我们拥有着前辈们无法想象和享有的诸如青年论坛这样便捷的传播论坛,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不断推出、检验、校正和完善略显稚嫩的新作。
  因此我们更应当倍加珍惜,只争朝夕,追求卓越。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收获更多创新的果实,谢谢大家。  [09:00]
 
[主持人郑成良]:谢谢。
  下面有请上海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书记讲话。大家欢迎。[09:00]
 

上海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同志


[吴志明]:尊敬的韩会长,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市委和市委政法委,对第3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前来参加这期论坛的各位领导和青年才俊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这次第三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召开,全国的法学新秀汇聚上海,不仅有利于为法制建设发现和培养人才,而且是上海法学界了解法学动向,学习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难得机遇。
  当前我国处在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在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身处这样一个变革发展的时代,繁荣法学研究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当代法律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09:01]
 
[吴志明]:本期论坛将风险社会与制度创新作为研讨的主题,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探寻对社会风险的控制,是一场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有利于为更宽的领域,更深层次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法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年轻人思维活跃,更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在这期论坛上,我们欣喜看到法学界年轻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都有很强的创新精神,研究领域深入而广泛,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金融危机防范等多个领域的现实问题,研究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吸收、借鉴了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的成果。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能力与潜力。
  我相信在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所有与会专家、学者、同志们共同努力下,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一定会越办越好,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贡献丰富的成果。
  最后预祝本期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01]
 
[主持人郑成良]:谢谢。
  下面有请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讲话。大家欢迎。  [09:12]
 

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同志

[韩杼滨]:上海市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顺利运营、喜迎八方来客的日子里,第三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办。首先我代表中国法学会对本次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来宾,以及所有与会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同时也向这次论坛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表示衷心地感谢。  [09:12]
 
[韩杼滨]:青年是人生中最壮丽的年华,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是中国法学繁荣发展的希望,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未来。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把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青年法学法律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法学会始终重视青年法学法律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曾经先后开展了五届评选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的活动。去年年底,我们又推出了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这是实施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培养战略的又一项重要的措施。搭建这一个高规格、多学科、宽领域全国性的学科平台,形成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青年学者相互切磋、深入交流,发现、汇聚和扶持优秀青年法学人才,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青年法学家队伍。我相信,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青年法学论坛一定能够成为中国法学薪火相传的加油站,成为全国法学青年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为培养杰出法学人才的重要平台。
  本期论坛以“社会风险与法制发展”为主题,具有很强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风险既有来自国际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国内特殊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对现代法治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化解社会转型时期的风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是摆在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认识法治在化解社会风险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法学治国理政、经世致用的特殊功用,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各专题深入研究探讨,提出有见地、有价值、应用性强的成果,为领导决策和法治实践提供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  [09:12]
 
[韩杼滨]:青年论坛的主角是年轻人,借此机会,我对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提几点希望:
  一,希望广大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向是行动的指南。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有害思潮。
  二,希望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建设是全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进行。广大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定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今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廉洁公正执法等“三项重点工作”。这三项工作,涉及到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都离不开法学理论的支持。要认真关注和积极投入,及时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政法工作的大局献计出力。  [09:13]
 
[韩杼滨]:三,希望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为繁荣法学贡献力量。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法学理论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法学理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法学新思想才能不断涌现。法学理论前沿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广大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积极推动法学理论创新,促进法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多提治国安邦的真知灼见,多创造实践需要的学术精品,不断推动法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四,希望广大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志存高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担当时代重任。广大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真诚奉献的人生理想。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实践中熟悉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要坚持做人和治学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治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品德高的优秀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做人民满意的法学家和法律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09:13]
 
[韩杼滨]:同志们,同学们:当前我国的法学研究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青年正逢盛世,有着广阔的舞台。希望广大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牢记使命,珍惜机遇,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中国法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谱写精彩华章!
  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09:13]
 
[主持人郑成良]:谢谢韩会长。
        下面颁发论坛报告人荣誉证书。  [09:18]
 

 
第3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12位主报告人


[主持人郑成良]: 获奖的12位作者为: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董淳锷。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傅蔚冈。
    香港大学博士候选人胡凌
    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院黄韬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劳东燕。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李剑。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讲师、法学博士梅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戚建刚。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华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王贵松。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许多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岩。  [09:19]
 
[主持人郑成良]:下面有请主席台嘉宾为入选第三期中国青年法学论坛报告论文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  [09:31]
 
[主持人郑成良]:开幕式结束,下面进入下一阶段。  [09:31]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