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页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专题报道 》往届回顾
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开幕式实录

时间:2013-11-21   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时  间:2013年11月5日(8:30—18:00)

   地  点:广东省珠海市

   规  模:400人

   指导单位: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

   协办单位:法制日报社、人民法院报社、检察日报社、中国法学杂志社

   支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民主与法制、中国法学会网、中国法学创新网、中国法院网、正义网、阳光检务网、珠海检察网

        图文直播:法制网

 

议程一:开幕式暨颁奖仪式(8:30—9:50)

  

        主持人:黄武(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尊敬的陈冀平书记、张德利专委、李嘉常委、李春生副省长、郑红检察长、孙琬钟副会长、王骏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现在开幕!

   本届论坛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国法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和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承办,法制日报社、人民法院报社、检察日报社、中国法学杂志社协办。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同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检察官张德利同志;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同志;

   广东省副省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厅长李春生同志;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郑红同志;

   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法制局局长孙琬钟同志;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王骏同志;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研究室主任陈永浩同志;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贺小荣同志;

   广东省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同志;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教授;

   四川大学“985平台”首席科学家顾培东教授;

   广东省珠海市法学会会长关玉嘉同志;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关英彦同志。

        出席今天论坛的还有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中央单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澳门大学等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朋友。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儿不能一一点到。我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今天的论坛分为开幕式暨颁奖仪式、论坛主体、闭幕式暨坛标交接仪式等三个阶段。论坛主体阶段设主旨演讲和“一般理论”、“审判权配置及运行机制”、“检察权配置及运行机制”三个单元。

        首先有请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同志致欢迎辞,大家欢迎!

 

        一、领导致辞

        1.广东省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同志致欢迎辞

        尊敬的陈冀平书记、张德利专委、孙琬钟副会长、郑红检察长、王骏会长、李春生副省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来自全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齐聚珠海,参加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可以说是群英荟萃、群贤毕至。在此,我代表珠海市委、市政府向论坛开幕致以衷心祝贺!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党的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青年是国家法治建设的未来,是法学繁荣发展的希望。我们欣喜的看到,近年来,一大批青年法学新秀崭露头角,成为法学研究的生力军;在司法实务界,青年也正成为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中坚力量。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自创建以来,以发现、汇聚和培养人才为己任,为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了展示才学、交流提高的平台,对推动法学理论、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的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届论坛在珠海举办,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也为珠海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带来强大智力支持,必将对我市法治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珠海是全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全市陆地面积172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9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6.6万人。设有横琴新区和香洲、金湾、斗门三个行政区,以及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区)四个经济功能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海初步探索实践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从经济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海滨城市。2012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1504亿,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62亿,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珠海人居环境一流,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式启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珠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珠海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直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良法善治”的目标,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让法治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保障。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这是中央政法委今年布置的四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珠海正以筹建横横琴新区检察院和法院为契机,积极推进检察权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努力为全国创造经验、提供示范。在此,我们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对珠海的工作,特别是法治建设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2.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务院法制局局长孙琬钟同志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各位来宾、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暨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颁奖大会,在美丽的珠海隆重召开,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首先,我代表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和任建新会长向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和获得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各位青年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青年是国家法治建设的未来,是中国法学繁荣发展的希望。举办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者。他长期从事法制建设的实践,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认为,法制和国家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必须迅速创立人民民主的法制,以促进和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再经常搞群众运动,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他针对五十年代我国法制工作中的问题明确地指出,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一是要有法可依,二是要有法必依。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出必要的法规。特别要抓紧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的制定工作。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培养人民的法律意识,使人民信法、懂法、守法。党员和干部首先要模范地遵守法制。董必武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是他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于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刻领会董必武同志法学思想的精髓,弘扬董必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把握董必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先进意识,学习董必武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繁荣法学研究、激励青年才俊,这些是我们设立“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初衷。

   2000年4月,在纪念董必武逝世25周年之际,中国法学会成立了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法学会会长任建新为主任委员的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筹备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1年7月10日,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罗干代表党中央讲话,对董必武法学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以及法律法学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任建新同志为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会长。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成立十二年来,在中国法学会的领导下,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研究会每年召开学术年会,先后出版了《董必武法学文集》、《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1-12集,收入高质量学术论文近千篇;此外还编辑出版了《董必武诗稿墨迹选》、《华北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等一系列法学著作。研究会还与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了《董必武》八级电视文献记录片,并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

        本次论坛举办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是在中国法学会主要领导的关注下举办的。冀平同志指出:“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是中国法学会继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面向广大青年法学理论研究人员和法律实务工作者的重要项目。十杰评的是人,董奖评的是成果,青年论坛是平台。本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是经过严格的初评、终评程序完成的。在此,我也要向关心和参与这个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在这里第一次颁奖,我们希望“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 的设立能更好地团结、组织和引领更多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学习、继承、创新、发展董必武法学思想,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3.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郑红同志讲话

        尊敬的陈冀平书记、孙琬钟会长、张德利专委,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

        今天,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我国经济特区之一的珠海隆重开幕,这是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一大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广东检察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1-9月,我省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7112人,起诉88821人;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621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2015人,渎职侵权犯罪606人,涉嫌犯罪的县处级干部139人,厅级干部29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9亿元。多年来,我省检察机关坚持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每年以约占全国二十分之一的检察力量办理了约占全国九分之一的刑事案件,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全省检察机关正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这一目标,来谋划新时期的检察工作发展思路,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法治建设和加强政法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突出强调要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对司法权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届论坛以“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主题,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紧扣中央部署要求,是一场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有利于为更深层次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意义非常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广东检察机关在高检院和省委的领导下,在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率先在全国设立第一个经济罪案举报中心和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得到高检院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我们率先部署推进阳光检务工作,拓宽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我们率先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建立案件管理中心,实现对执法办案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为全面推进检察管理机制改革积累了经验。但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无论是检察权运行的优化配置,还是检察权运行的考核评价,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相信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一定会更加有力地促进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我相信,通过青年才俊的精彩发言和专家学者的精辟点评,本次论坛定会结出喜人的累累硕果。

        最后,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4. 广东省副省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厅长李春生同志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今天在风景宜人的海滨城市珠海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借此机会我简单介绍一下广东的有关情况。广东省总面积是17.9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43亿,辖2个副省级城市,19个地级市,121个县市区。广东历史渊源久远,在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近、现代以来,广东成为全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最早掀起革命先潮的地区之一,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广州起义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涌现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等一大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并留下许多珍贵的遗迹。1978年以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从落后的农业省份迅速跃升为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体制机制富有活力的较发达省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年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东始终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的跨越,南粤大地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7万亿元,连续多年继续保持在全国首位。2013年前三个季度,经初步核算,全省已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广东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保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全省政法机关正在着力打造“为民政法”、“法治政法”、“公信政法”、“智慧政法”、“廉洁政法”,努力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司法权力运行的机制保障,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意义非常重大。论坛在广东举办,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要在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中注意吸收本届论坛的真知灼见,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满意度。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检察官张德利同志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珠海,举办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共同探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问题。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向论坛的成功举办和获奖的青年朋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是面向全国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的高端理论交流平台,深受法学法律界的认可,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自2009年底创办以来,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现和培育了一批青年法学人才,促进了法学理论、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的创新,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年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是司法机关的重大责任,也是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本届论坛以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主题,从法学理论的视角研究探讨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很有意义。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出台了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保障了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实践中影响和制约检察权运行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回顾总结近年来的改革情况,深入研究影响检察权正确行使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把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纳入新一轮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为抓手,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努力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很多,其中既有内部组织体系完善的问题,也有外部运行机制完善的问题。比如:在检察机关内部,如何改革和规范内设机构设置,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内部组织体系;如何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探索建立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如何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形成职责权限明确、上下步调统一、横向协作紧密、规范有序协调的执法办案格局;如何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强化对案件的流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如何完善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机制,完善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之间、执法办案各环节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在检察机关外部,如何强化对侦查、刑事审判、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以及对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完善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如何建立健全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的人财物保障机制;如何深化检务公开,建立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强化对检察权行使的社会监督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纳入司法体制改革的范围,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我们也非常希望一直以来给予检察工作关心支持的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实务界的法律工作者,充分发挥在理论知识、实践认知、国际视野、逻辑思维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论证,积极建言献策,为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智力支撑。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6.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同志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由中国法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及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今天开幕了。本届论坛主题是“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同时要对本届论坛征文、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获奖作者及优秀组织单位颁奖。向获奖的作者和单位表示祝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孟建柱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把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确定为今年“四项改革”之一,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要以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公信力的深层次问题为着力点,正确处理依法行使职权与依法接受监督的关系,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强化监督制约,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确保司法公正。

  中国法学会作为我国法学界、法律界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我国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积极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调研并向中央提出对策建议。本届论坛以“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主题,开展全国性征文,并遴选优秀论文进行交流,邀请一流法学专家进行评议。我们希望通过多种途径汇集智慧、凝聚共识,为新一轮司法改革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努力为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脱颖而出的平台并形成长效机制。1995年,中国法学会启动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已经举行了6届,今年正在进行第7届的评选。2009年,中国法学会启动了“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今天举行的是第8届。今年,中国法学会又启动了“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评选活动。我们将继续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把上述活动打造成为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展现才华、贡献智慧、交流提升的平台。

  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

  第一,希望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现在,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更属于青年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障。我们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责无旁贷,要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治思维,遵循法治方式,做法治中国的践行者、建设者和捍卫者,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二,希望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勇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司法制度不仅在法治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属于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属性很强。放眼世界,一国的司法制度必然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配套环境。从各国的情况来看,大多都有适合国情的司法制度,凡属于照搬照抄的效果都不理想。我们中国人既然能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能够在改革开放后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就应当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创造出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以西方司法制度为参照系批判、改造我国司法制度作为思维定势,要着重从我国的传统资源中汲取营养,从丰富的法治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合理吸收外国法律制度中好的做法,探索出一套让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本届征文将近4000篇,其中绝大多数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努力建构和完善我国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这是非常可喜的。

  第三,希望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交流学习。法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法学研究只有植根于鲜活的实践,才有旺盛的生命。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今年启动的“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就强调参评作品的中国问题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理论研究人员与实务工作者交流学习的常态机制。10月30日,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门刚刚启动了法律人才互聘“双千计划”。根据该计划,2013年至2017年,有关部门选聘1000名左右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10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法学会将发挥聚集优秀法学人才的资源优势,做好青年法学人才的引导、培养和推荐工作,促进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推动高等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相互融合。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要主动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交流,并积极参与“双千计划”。在未来,将把参与选聘计划作为参评“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重要条件,逐渐成为必要条件。对“董奖”获得者,我们也要与教育部研究相应的激励措施。

  同志们,几天后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就要召开了。党中央将对法治国家建设包括司法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希望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珍惜机遇,奋发有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衷心感谢最高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委及珠海市委对本届论坛的高度重视,感谢承办单位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及珠海市人民检察院的精心筹办,感谢媒体记者朋友们的热情支持。

  谢谢大家!

 

  二、颁奖仪式

  (一)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

  1.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国法学》副总编李仕春教授宣读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表彰决定和获奖名单

 

  下面宣读《中国法学会关于表彰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获奖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会字[2013]66号)。

  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是今年全国政法工作四项重点改革之一。为了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研究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正确处理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与依法接受监督的关系,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强化监督制约,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确保司法公正酿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中国法学会在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特以“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主题,举办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并于2013年4—7月开展了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共收到有效稿件3718篇,是第七届论坛征文数1273篇的3倍,创下了历史新高。稿件内容涉及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一般理论、司法权力配置及运行机制、司法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等。论坛组委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并发布的评奖办法,组织中央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和学术不端检测等环节并公示,最终确定一等奖论文28篇,二等奖论文60篇,三等奖论文90篇,优秀奖论文171篇。经研究决定,对上述论文的作者予以表彰。

  征文活动得到了政法部门、地方法学会和法学院校的大力支持,共有127家单位积极组织和推荐了大量稿件。根据征文公告,结合论文数量和获奖情况,现确定30家单位为优秀组织单位,一并予以表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希望获奖的同志及有关单位珍惜荣誉,继续努力,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极为我国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希望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继续致力于研究解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法学会

  2013年10月25日

              

 

  2.向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获奖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3. 论坛征文获奖代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韩平博士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向为此次中国法学青年论坛顺利举行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领导、评审专家、中国法学会与承办方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我这次发言的主题是“青年法律人的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司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司法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律人,我们在不断的改革中要勇于承担以下三个责任:

  首先,敢于发言。青年法律人要敢于发言,积极投身于中国司法改革的讨论中,因为司法改革所关涉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对司法现状、司法制度和司法模式的纯粹评述,更关乎我们对生活理想、生活模式的选择等生存智慧的思考。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就是要通过学术讨论的方式勇于对司法改革的基本规则发言,对司法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发言,并对某些司法改革制度设计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发言,进而着力探求中国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与意义。

  其次,直面现实。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有的法律困境与难题都来自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名法律实践者,我深刻地明白法律规则不是冷冰冰的白纸黑字,更多代表着对个体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年轻法律人不仅要关注司法改革中的法律规则、制度,也要思考法律制度的实施与中国整个社会秩序的性质或未来发展走向的关系,深入评价法律制度的价值,进而达到司法改革服务于社会秩序的目的。

  再次,勇于探索。当今时代,司法改革面临的问题已不仅是某一制度的取舍,更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是:面对西式法律制度产生的示范效应和其建构的司法话语权形成的强制,需要年轻的法律人勇于“试验”,总结各具特色的改革经验,进而为中国司法改革构建更有德性、更有品格、更符合中国现实的改革图景。

  总之,中国面临的司法改革的任务是艰巨与紧迫的,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律人,就要勇于担当,敢于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进而为中国司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同时祝愿大家在珠海度过美好的一天!

 

  (二)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颁奖仪式

  1.中国法学会办公室王增勇副主任宣读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表彰决定和获奖名单

        下面宣读《中国法学会关于表彰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获奖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会字[2013]67号)。

        为了鼓励、引导我国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我国青年法学人才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为了加强对董必武法学思想的研究和传播,中国法学会特设立“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并于2013年5—10月开展了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面向未满40周岁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在前一年度正式出版或发表的作品,强调中国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践。活动共征集作品332件,其中专著84种,论文248篇。我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并发布的评审办法,组织中央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并公示,最终确定一等奖1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11件和提名奖18件。经研究决定,对上述作品的作者予以表彰。

  评选活动得到了政法部门、地方法学会和法学院校的大力支持,共有31家单位积极组织和推荐了作品。结合作品征集数量和获奖情况,现确定7家单位为优秀组织单位,一并予以表彰。

  希望获奖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多出成果,再创佳绩,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奉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法学会 

  2013年10月25日

 

  2.向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3.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张红教授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中国法学会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海,隆重举办“第八届中国青年法学论坛”,并在此次大会上为获得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青年法学工作者举行颁奖仪式,作为此次获奖的幸运者之一,我有幸代表全体获奖者在此发言,内心深感荣幸之至!

  根据《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评选和奖励办法》第一条规定,“董奖”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董必武法治思想的研究和传播,鼓励、引导法学法律青年工作者积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充分表明中央批准设立“董奖”,旨在鼓励新一代法学研究者应注重传承中国共产党的法治传统,发现并利用本土资源来解决中国问题,以理论自信的态度敢于作为,勇于挑战,为加快全面推进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而努力。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专修过法律和从事过律师职业的领导人之一。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国家建设时期,董必武同志都坚持从法治的角度思考革命工作、政权建设和民生问题。建国以来,董必武同志通过领导并躬身参与立法、司法和执法等一系列开创性的法治工作,逐渐形成和确立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体系。

  董必武同志通晓古今中外法学,并将其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他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对政权建设、权力制约、立法工作、司法权威等方面的工作贡献甚巨,其诸多论述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董必武法治学说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国家学说的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看来,董必武同志有关法治的论述几乎囊括现代法治的一切精义,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和建国初期就形成和确立了一整套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重视法治和依法办事的政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法治传统,而绝不应该背弃这一传统。在当下中国回顾和思考董必武法治思想对法治国家建设乃至未来中国整体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法治是人类历经数千年所确立的唯一共同的,且被普遍接受的政治理想和国家治理模式,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开反对法治。厉行法治则国家民族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反之,则山河破碎,民族灾难,人我相敌,互为鱼肉。施行法治方能开万世太平之治。法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法治意味着一种有秩序的、和谐稳定和安宁的生活状态,代表着制度的软实力,体现着文化的自信心。

  党的十八大确立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有关法治的论述,如“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群众在个案中感受司法的公平正义”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境界。十八大以来,新一届的执政团队已经高举法治大旗,其执政理念和行动都已经表明,继承董必武等老一辈领导人所开创的法治国家的执政思路是引领中国富强的不二选择。

  但是,我们仍然应当正视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依法办事不够的现状。法律悬空、制度空转的背后,是法治信仰的缺失。在不正常的法治环境下,官为私立与稳定可枉法,民为正义与公义可枉法,媒体为良知可枉法,而法律才是最可怜的。法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同情和理解,法律需要每一位国民去信仰,法治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都成为坚定的法治践行者,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捍卫法制尊严和坚持法治信仰,而这才是依法治国的根基所在。这是当代青年,特别是法学青年的光荣使命!

  展望未来,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必须思考当以何种治国方略来引领即将开启的改革大幕。当前,以法治凝聚改革新共识已成为时代强音,改革必须依靠法治为守护。只有坚持以法治统合分歧、才能取信于民,才能为各种社会利益提供稳定和可靠的预期,才能汇聚起共同奋斗的巨大正能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谢谢大家!

 

  三、领导、嘉宾和获奖者合影留念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