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页 》分组讨论 》第七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暨两岸法学交流合作30周年纪念研讨会 》专题报道 》第四组
下半场发言人王书娟:两岸公私合作治理模式之建构

时间:2018-08-09   来源:  责任编辑:fml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非常感谢组委会和主持人给我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关于两岸公私合作治理模式建构的一些初步思考。

  我在文章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一下两岸治理理论提出的背景和过程。第二部分对两岸治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检视。第三部分梳理了已有的两岸公私合作治理之实践尝试。最后对推进有一些浅层次的思考,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是两岸治理理论的提出。两岸关系由于受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发展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因素,这种情况下两岸学者积极探索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出了两岸共同治理的理论,并且成为学界对两岸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范式。这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分析以治理来应对两岸关系的优势。还有一个是对两岸治理的内涵进行解读。优势方面不同学者发表了不同观点,总体上认为以治理理念应对两岸之间的发展,可以保持对事务性议题的容纳度,同时更好地维护两岸人民交流交往的秩序。内涵解读方面,不同学者具体的界定和表述也不完全相同,总体观点主要是认为这种治理是两岸双方改变了一种主权统治模式,搁置争议,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机构的合作,对不涉及主权的一些事务性议题进行协商管理。

  第二部分是对两岸治理的现状进行解读。通过梳理2008年到2015年两岸之间形成的协议,通过名称和内容我们发现两岸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治理状态。具体的协议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政治争议和主权难题,而是涉及到两岸之间非常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务的治理问题,从治理的主体来看,两岸共同治理主体之间包含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治理、民间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对治理主体我尝试通过一个图形来表示,平行展开的是单纯公权力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或者单纯私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而交叉展开的就是公私合作治理模式。对于这些不同的合作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公权力合作治理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生态的影响,比较容易陷入困境而出现公权力失灵现象,公私合作治理模式比较灵活,有助于两岸公民社会融合,推动两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第三部分是实践观察,选取了两个观察点,一个是福建台胞陪审员制度。福建台胞陪审员制度在漳州地区法院首先试行,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试行以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范围内发文全面推行这个制度,后来在厦门海沧区集中管辖涉台案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台胞陪审员的工作规范和制度。这样在涉台案件处理中形成了法院和司法局等国家机关与台胞陪审员、台商协会等私人、社会组织公私合作调解纠纷的立体网络,对于纠纷化解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一些案件当事人主动要求台胞陪审员参与案件的调处。

  第二个实践观察点是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制度。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规划定位是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和发展的共同家园,根据这个规划是要吸收一些台湾人士来担任平潭一些国家机关的人员。但由于一些制度障碍,这个制度构想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2016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条例》里为两岸公私合作治理留下了巨大的制度空间。我对这个条文进行了梳理,其中涉及到公私合作治理的主要是第5条,提出的是两岸公私合作进行开发建设,第11条是两岸公私合作共同决策,第14条是两岸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第15条是两岸公私合作进行社区治理,还有规定了特殊的公务人员人事任免和薪酬制度,以便为两岸公私合作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第四部分我对两岸公私合作未来的推进有一些思考。一是推进这样的合作治理模式需要理念进一步转变和知识的供给,理念的转变方面我们需要在理念上从管理向治理进一步转变,治理并不是不需要政府,而是更需要政府,只是政府角色要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管理转变为更多地侧重于引导,通过引导促成公私部门的利益和资源协调,同时强化公共资源政策执行的效力。二是主体多元和形式多样。两岸公私合作治理需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两岸公权力部门需要去思考如何与多方力量进行协商、动员、协调,使各方优势发挥或者互补。在合作形式方面,根据台湾地区学者的归纳,台湾地区包括公权力委托、业务委托、公私合营经营企业事业。我们国家主要在产业合作园区里有一些跨域公私合作的实践,具体有股份合作、委托合作、政府采购和网络合作模式,这些都是可以适用于两岸公私合作的具体形式。合作领域上面,司法领域有比较成功的实践,更可以适用于行政事务的领域,两岸园区管理、海洋事务方面比较迫切,未来可以拓展到经济、科技、文教、卫生、危机应对和食品监管等领域。同时决策方面和立法层面我们也开始委托第三方起草立法以及政府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未来也可以在两岸公私合作方面扩展到这样的领域。最后一个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思考是路径建构和机制完善,首先需要在实践层面进一步推进。但未来应该要走向制度性治理的发展方向,有完善的制度、一定监督手段和绩效评估工具,这样两岸公私合作治理才能稳步运行。这是我的思考,感谢大家一起分享。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