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页 》第七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暨两岸法学交流合作30周年纪念研讨会 》专题报道 》大会发言
李义虎:在第七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大会上的发言

时间:2018-07-26   来源:  责任编辑:att201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今天这个场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我们会议的主题来看,好像带有一点纪念性质,去年是两岸交流30周年,今年是两岸法学交流30周年,都是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30年来,两岸法学交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值得纪念、值得回味,需要反思再前行。

  今天谈到两岸法学交流的时候都提到了章孝慈校长,章孝慈校长是我们很尊重的法学界前辈。而他跟北京大学有很深的渊源,早年率团来大陆从事法学交流时与北大结缘,北大法律系和后来的法学院与东吴大学法学院也一直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

  两岸法学交流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无论是两岸法治建设、法务合作、法律制度等都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交流和借鉴。就双方的高校来说,在法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等各方面都同样有很深的交流。

  回顾过去参与两岸交流实践的具体细节,颇有感触。90年代初,本人去台湾进行学术访问,当时虽然在北大从事国际政治和两岸关系研究,但那时候为了能够便利地去交流,还得抛开专业去选择一些当时比较软性和非政治性的问题写论文;我当时就写了农业问题的论文,为此查阅了很多农业农村方面的资料,向研讨会提交了一篇“乡村现代化”的论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乡村现代化问题,以此申请去台湾交流。在研讨会发言时,我特意说两岸关系的现实让我成为农业专家了。那篇“乡村现代化”的论文至今还留着,其内容跟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很接近,可见两岸交流是非常有意思,它能促使你产生很多思想火花。

  现在两岸学者交流可以直面两岸关系问题,可以就两岸政治敏感问题进行对话和探讨,这说明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正如王乐泉会长讲的,我们要巩固、夯实“一中”政治基础,要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法治保证。周叶中校长也讲到两岸发展要有创新思维包括法治思维。

  从两岸交流可以观察一下两岸关系的发展。早年交流之时,两岸之间经济差距较大,那时候台湾经济发展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是之首。但现在大陆经济发展迅速,在综合国力上崛起势头很猛。虽然近来中美贸易战对大陆经济有负面影响,但大陆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今年上半年大陆GDP增长6.6%,前两天IMF预测大陆今年全年的GDP是6.6%,2019年是6.4%。总的来讲,大陆现在发展起来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前跟台湾同胞包括跟台湾学者交流,他们有很强的经济优越感,但今天大陆自信很强。

  两岸还有制度之争,制度竞争是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制定之争,我理解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治理制度或治理模式,就是看谁治理得好;第二个是社会制度、价值观层面的制度,这个可以讨论、也可以竞争。十九大报告提到,中国大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实践检验这种制度、这条道路是不是成功,是不是有它的特殊优势,要靠事实说话。当然,我们要继续改革,包括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建设也会有很大的进步。现在双方的制度也可以去比较,用特朗普的话讲是“以结果为导向”,也就是用事实和效果来检验。除了这些之外,两岸关系发展中还有理念的竞争,观念的竞争,包括统独理念,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除此之外,法学研究也非常重要,今天的会议反映出两岸交流非常有成果。两岸交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话语的使用,刚才有人说“与谈”这个词,是借鉴台湾的说法,包括“与谈”这个环节的设置,也是借鉴台湾开研讨会的做法。又比如大陆的“一带一路”是重要战略,台湾同胞也很关注。“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文献、带有规划性质的文件是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的《愿景与行动》,“愿景”这个词也是台湾那边用的。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会谈后发表公报,首次使用“愿景”这个词(“两岸关系五项愿景”),现在这个词成为大陆人喜欢用的,因为表达的意思清晰、有蕴味。这说明,两岸交流多了,台湾也使用大陆的词汇,大陆也使用台湾的词汇;交流多了,就开始融合。现在,两岸交流尽管还有一些政治障碍,但交流仍然按照它的固有规律和两岸业界需求进行,两岸学者有责任排除这些政治障碍,不受不当干扰,进行正常的学术交流和正常的来往。

  在两岸法学交流30周年之际,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今后两岸法学界学者的交流,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学者的交流越来越多,对两岸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对两岸民众的福祉、为民族的复兴做出重大贡献。谢谢各位!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