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20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att2014
罗佳 法制网舆情中心
编者按
2017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法治领域改革力度加大、范围广泛、影响深远,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推开。在此背景下,政法机关乘势而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从2017年收录的1714起主体明确的网络舆情事件中,筛选出208起具有代表性的舆情事件,进行定量推演和计算,归纳出2017年度政法网络舆情的总体特征,评估政法机关舆情整体应对情况,为政法机关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参考。
一、地域:
北京舆情数量居首位 次高发区呈“T”字结构
(图1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地域分布图)
从地域分布上看,2017年北京政法舆情数量最为突出,占比为15.4%,与2016年相比,北京舆情数量增加了10.2%,舆情升温较为明显。江苏以9.3%的占比位列第二,“南京火车站猥亵女童案”“常州毒地案一审判决”等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此外,河南、山东、陕西、湖南、广东等省位于“第二梯队”,舆情次高发区呈“T”字结构。
二、系统:
公安仍为高敏群体 跨系统舆情关联复杂
(图2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系统分布图)
从系统分布上看,公安系统网络舆情持续多发,占比为55.1%,是当前舆情的高敏群体。法院占比为22.9%,司法行政系统占比为11.0%,检察院占比8.5%,政法委占比2.5%,数量相对较少。与2016年相比,公安系统舆情占比下降,法、检、司、政法委系统均有上升;尤其是司法行政系统增长了8.9%,主要与律师类舆情频发有关。
此外,跨系统舆情事件日渐增多,占比为31.3%,相比于2016年提升了10.7个百分点,舆情事件关联日趋复杂化。
三、起源:
“两微一端”积极争夺话语权 传统媒体议题设置能力遭挑战
(图3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起源分布图)
从政法网络舆情事件的首发渠道来看,“两微一端”正日益成为舆情发酵重要的平台和推手,其中,微博占比为28.0%,较2016年的19.4%有大幅上升,“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身亡事件”“女游客被殴打致毁容事件”均发端于微博。此外,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攀升和传播影响力的增大,微信也成为了舆情生成、发酵的重要平台,占比为5.5%,如“泸县太伏中学学生死亡事件”消息来源于微信朋友圈。客户端占比为1.1%,如“榆林产妇跳楼事件”首发媒体为《华商报》旗下APP“华商二三里”。相较于2016年,三者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报纸仍然是网络舆情传播的第一大信源,占比为36.3%,《新京报》《法制晚报》等媒体凭借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专业化优势,在热点形成和议题设置方面作用依然强大,如《南方周末》对山东辱母杀人案的报道,直接促使舆情爆发及蔓延。网络媒体占比为23.6%,也是重要的舆情源头,尤其是澎湃新闻网、上游新闻网等地方新兴网络媒体在信息挖掘、传播效率方面表现突出。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报纸和网络媒体的占比不断缩小,其话语权正面临挑战。
四、爆发时长:
信息扩散期缩短 舆情传播实效提高
(图4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爆发时长分布图)
从舆情发酵时间上看,事发当天即引爆舆情的事件占比为21.3%,1-7天发酵的舆情事件占比最高,达41.6%;与2016年相比,两者分别增长了1.8%和7.3%。可以看出,热点事件从发生到舆情爆发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这给政法机关舆情处置带来严峻挑战。此外,事发后7天以上引发舆情的事件占比为37.1%,表现形式主要为旧案出现新进展或媒体挖掘报道引发新舆情。
五、层级:
省级舆情压力上升 纺锤型结构日趋均衡
(图5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行政级别分布图)
从涉事政法机关行政级别来看,地市级别的舆情数量最多,占比为38.5%;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舆情和县级舆情,各占25.8%;乡(镇、区)及以下6.1%,中央及部委占比最少,为3.8%。与2016年相比,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舆情舆情上升了14.6%,县(区)及以下级别舆情下降了14.8%,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日趋均衡。另外,舆情事件由基层向上扩散升级的趋势较为突出。
六、总体:
舆情进入高风险期 系统间差异较大
(图6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风险分布图)
2017年度政法网络舆情事件风险总值为1502.58(每起舆情事件风险值最高为10分,跨系统舆情事件风险值划分至各自系统后累积计算,风险总值最高为2270.00),风险平均值为6.42(风险平均值最高为10),处于中等偏高状态。
具体来看,不同领域的网络舆情风险值差别较大,公安系统舆情风险总值为850.78,平均值为6.75,“双高”特点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公安工作与社会公众接触频繁,相关舆情数量高发、传播强度较大,舆论评价负面倾向性突出。
法院系统风险总值为328.67,风险平均值为6.57,两者均位列第二。2017年多起公众普遍关注、社会影响重大案件的集中爆发,如天津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等,引发了全社会关于情理法的讨论热潮。
司法行政舆情风险总值为162.43,平均值为6.50,虽然舆情事件总量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往往危害大、处置难、社会关注度高,如“以房养老”骗局中,公证机构被舆论质疑是不法分子的敛财杠杆,尽管北京市司法局积极介入处置,但仍余波不断。
检察院风险总值为127.74,平均值为6.08,政法委风险总值为32.96,平均总值为6.19,两者相对处于低位。
七
次生舆情反复上演 烂尾舆情隐患多
(图7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回应链分布图)
2017年,政法舆情事件回应率达69.8%,相较于2016年(75.2%)下降了5.4个百分点;38.6%的回应引发了次生舆情,与2016年(31.8%)相比,上升了6.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无论是舆情回应数量还是回应质量,都出现反复,舆情处置能力稳定性有所下降,处置失误的现象仍在不断上演。如丽江女游客被殴打致毁容事件中,警方两次通报故意回避、模糊焦点问题,造成舆情持续高热,随后警方官微转发抹黑女游客的网络传言,火上浇油,形成持续高热的舆情态势。
舆情处置的最终落脚点是现实问题的解决。数据显示,53.8%的舆情事件在回应后得到解决,另有46.2%的事件处置乏力,甚至出现“烂尾”迹象,“回应率高、处置率低”的剪刀差现象突出。如迟夙生律师被抬出法庭事件发生后,全国律协、地方律协、辽宁省政法委等部门迅速发声表示重视,但调查结果至今未公布。
八
应对态度、速度优化放缓 技巧公关进入瓶颈期
(图8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回应技巧分布图)
从回应速度来看,有回应的事件中,12小时内回应的占比为42.5%,12-24小时回应的占比为25.2%,即在事发当天作出回应的合计达67.7%,同比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表明,多数政法机关在舆情事件发生后,能在“黄金24小时”内做出响应,迅速表明立场和态度。
从态度上看,采取沟通合作、主动澄清、信息公开等积极态度回应舆情的政法机关占比75.6%,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首次下降;采取迁就顺从、缄默顺从等中性态度的占比18.1%;采取故意遮掩、强硬抵制等消极态度的仅占6.3%。
总体来看,“有速度”“有态度”作为舆情回应的基本方法与实战技巧,被多数政法机关付诸实践,但舆情应对速度和态度同步下降表明,“双度”的提升进入到瓶颈期。现阶段,信息传播和舆情发酵的速度、广度和烈度空前提高,对政法机关舆情回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握好“时、度、效”,仍需政法机关不断探索。
九
回应主体与渠道单一化 封闭式应对难以服众
(图9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回应主体与渠道分布图)
从回应主体来看,56.7%的回应由涉事部门主导,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舆情回应主体单一化特点突出;26.0%的舆情回应由上级主管部门主导,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9.4%成立了多部门联合调查组,3.1%由纪检等第三方单位主导。此外,由第三方单位主导的舆情事件平息率达75%,而涉事部门主导的事件平息率只有55.6%。多数情况下,回应主体作为舆情所指的涉事方,容易出现避实就虚、自说自话的情况,回应内容难获认可。
从回应渠道上看,借助“两微一网”自有平台回应的事件占比为59.1%,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其中,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达43.3%,官方网站公布声明或通告的为11.8%。可以看出,政法新媒体逐渐成为网络舆情回应的重要发布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政法机关比较依赖于微博、微信等自有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对媒介资源缺乏整合。
总体来看,回应主体与回应渠道呈现高度单一性,舆情回应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整个过程的透明度与公开性有待提升,回应的规范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十
约半数事件应对效果欠佳 公众期待与现实落差较大
(图10 2017年政法网络舆情回应效果分布图)
数据显示,政法领域的舆情事件中,52.8%的事件处置得当,获得舆论认可;有36.0%的事件引发网民持续追问,还有11.2%的事件遭到舆论批判。也就是说,近半数舆情事件未得到有效控制。
此次筛选出来的208起舆情事件中,回应满意度(测量采用5分制,1代表非常不满意,5代表非常满意)总平均分为3.15,处于“一般”水平。其中,专业满意度得分为3.30;媒体满意度得分为3.28;网民满意度得分仅为2.88,显著低于其他两项指标。现阶段来看,政法机关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较之政府治理要求和公众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分析师:罗佳
编辑:彭晓月 牛佳宇
公众号:法制网舆情中心
ID:fzw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