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页 》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专题报道 》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16-11-18   来源:  责任编辑:elite

  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京举行

  王乐泉曹建明出席并讲话 陈冀平主持开幕式

  11月18日,以“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今天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举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主持开幕式。

11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今天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举行

王乐泉会长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王乐泉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互联网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既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空间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客观需要;既是转变社会治理模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实选择,也是互联网依法治理对法学青年提出的时代要求。网络法治处于法学发展的前沿,这个新兴的学科需要朝气蓬勃的青年学人去开拓建设,富有创造性的青年学人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王乐泉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治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张新论断,为我们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与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与实践需求相比,我国网络法治建设还存在不少的盲点和空白,其中最重要的是尽快构建完善的网络法治体系。一是制定科学的立法规划,全面推进网络立法,建立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二是理顺网络执法体制机制,明确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标准,推进执法方式改革与手段创新,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形成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三是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法治工作队伍,大力培育行业自律等社会治理机制,构建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四是增强全民的网络法治观念,促进网络法治文化建设;五是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创新网络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网络法学体系建设。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讨交流,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学理支撑。

 

陈冀平书记出席并主持论坛开幕式

鲍绍坤副会长出席论坛开幕式

张鸣起副会长出席论坛开幕式

张文显副会长出席论坛开幕式

王其江副会长出席论坛开幕式

张苏军副会长出席论坛开幕式

  陈冀平在主持讲话时指出,本届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实际举措。一直以来,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网络法治研究和青年法律学人培养,成立了网络法治研究方阵,通过专业研究会和地方法学会组织了大量的网络法治课题研究、学术活动以及相关立法咨询会,为国家相关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一步,还要筹划改组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学术研究机制和学术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探索网络法学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构建完善的网络法治体系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与会领导为本届论坛主题征文奖、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获得者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奖、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颁奖仪式。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周汉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等7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论坛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国家与社会治理”“互联网经济与法律规制”“互联网与刑事司法保障”等重要话题分为三个分论坛展开。

周汉华、吕忠梅等7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鲍绍坤、张鸣起、张文显、王其江、张苏军、徐显明、江必新、任海泉、朱孝清、黄进,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如林,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尹冬梅出席开幕式。论坛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本届及下一届论坛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来自全国部分法学院校的著名专家学者,论坛主题征文、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

  据悉,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是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三大法治论坛之一。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为本,紧紧围绕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推出了一大批有创见、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大批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已经成为联系和汇聚法学青年人才、鼓励创新、奖掖后学的重要阵地。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