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页 》分组讨论 》第七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暨两岸法学交流合作30周年纪念研讨会 》专题报道 》第四组
下半场发言人邓学良:“两岸共同社会”之行政法制论

时间:2018-08-09   来源:  责任编辑:fml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其实我写这篇文章时,心情非常沉重。各位都知道两岸交流各方面努力已经30年,但这30年当中,回想一下,此刻是深度地不满意。究竟是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很幸运,我很高兴各位把我的报告,摆在最后,我好像有一点“预测”能力,我发现我整理的东西,是各位师长报告中所提到的各点。

  我的文章总共写了77页,7万多字,篇幅较长,展示到文集的部分是在857—859页。我在本文举事实证据,之后再推结论,深怕这一张半对各位的说服力不高。我是根据法律逻辑推出来的结论。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次研讨会下来,我看行政法就是我跟董保城老师,不知道各位师长是否同意,所有人士所谈的这些内容,因为是国家的行为、公权行为,最终都是行政法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依法治国,最终还是要定进法治,属于国家治理的法治。我们行政法比较「傲慢」,我们称所有国家作为统统是行政法。我个人研究行政法跟董保城老师不一样,他把行政法分四大架构,28年来出了28本书,用以论述各该章节。我把行政法分五大架构,包括硕博士生的指导,五六十篇两岸论文当中,则强调要重各项行政的综合实践。

  各位在两天报告里会听到“政治束缚”,政治上好像没有办法跳脱?!我想跟各位报告的,是不会受政治影响。另外,有几位提到两岸的共同决定,请各位注意一下政治现状,台湾政治“新常态”是政党轮替,当有政党轮替的时候,各位所期待的共同决定、共同致力、共同规定,就不会存在。所以行政法上该怎么做?我给各位提的方法可以脱离政治,各位只要一心一意走在行政法上,问题绝对可以解。

  怎么解?首先是法律上的概念,韩大元老师说这次没有人提宪法。各位!行政法的母亲就是宪法,我今天的发言基本上以宪法为根据。请各位记得两边宪法规定是终极统一的,我相信没有人反对的。更不会反对台湾地区当下冒出来的台独,这在华人历史文化里头,是不会找到根据的。出现台独是两岸的政治障碍,咱们该怎么样做突破?以下我所提的方法,王书娟老师也提到所有社会层面的共同治理,我期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专门推动:你不做,我来做!当前台湾地区虽把宪法搁在一旁,就由大陆先来做吧!我提一个“两岸共同社会”的概念。

  我没有时间详细报告,所以我对海研会,会“痛恨”(笑)。无论如何,两岸交流法制,要给一个架构,我写了30条。关于实体法应该怎么来走?我写了132条,在行政程序法方面,我列了174条。两岸共同社会出现的迹象有吗?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中国大陆这边自己先动手做,我不管你台湾做不做。包括31项惠台措施。厦门一艘被抛弃的船漂到金门,各位知道是怎么解决的?是由厦门这边的海洋局去营救,“主权”在哪儿不重要,因为人命关天、环境关天,就赶快动手,其他少说。

  另外,“两岸共同社会”的必须性,我也整理了10点。最终结论就直接看结语吧,就是我最重要的一张图表。两天报告只有我跟王书娟老师有画图表。我在日本读书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我,复杂的东西图一定能够画得出来。两岸共同社会这张图可以做,首先我给各位的建议是用台湾地区法律为基础。尽管把台湾民进党搁在一旁边,让台湾百姓安心的事情,是至少按照台湾这一套(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上的规定,依照这一套,就是依法来做。刚才有同仁说两岸要共同签协议,我认为,当下所有的公私协议,基本上有困难。因为要经过主管机关的同意,否则回台湾去时,会被罚钱。所以中国大陆这边自己做。怎么做?有关台湾事务,无需公法、私法上的区别,也没有海洋法系、大陆法系上的特别关系,就是两岸法规,我们就在这个体系上做。各位看一下“九二共识”我有画在图表中间偏下。我至少已找到20个事例,包括31项惠台措施,可资印证。大陆地区执政者,不管台湾怎么做、怎么想,有责任以单方的力量,实现“两岸共同社会”!

  时间到了,我给各位师长的报告,当下无法两岸联手创造两岸百姓的幸福。上一场有位老师的结论非常好!我建议到底还是要回归宪法,宪法整体上是统治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老百姓6小时要吃一餐饭,让台湾百姓幸福,我非常建议创造两岸共同社会。两岸共同社会不需要台湾动手、不需要台湾来做。因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中华民国宪法”也讲你是我的神圣领土(因为未来要统一)。按照台湾地区的法律定义(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国大陆人民对于“中华民国”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大陆地区人民是在台湾地区没有登记户籍的“中华民国”国民,这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的。有太多的事情要跟各位报告,下列图表加以简单呈现。谢谢!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