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页 》省级法学会年度工作报告 》2013年省级法学会年度工作报告
湖北省法学会2013年度工作综合报告

时间:2014-03-21   来源:会员部  责任编辑:admin

导语:

    编写《领导干部简明法治读本》和《法治湖北省情手册》。完成2012年立项的22个课题的结项评审,2013年立项课题30个,其中,重大课题5个,重点课题17个,自选课题8个,已结项26个。举办“法治湖北系列论坛 ”。公开理论刊物《楚天法治》已经获批。组织第四届湖北“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法律专家”评选。开展首届“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奖”评选活动。

湖北省法学会2013年度工作综合报告

  2013年,是全国、全省法治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湖北省法学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的一年。省法学会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和中国法学会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组织、引领、繁荣法学研究事业的职责,积累了一些经验,呈现出一些亮点。

  一、基本做法与经验

  (一)引领法学研究有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省法学会第一时间在认真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领会的同时,迅速在全省法学会系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强大气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等重要精神出台后,及时要求各研究会紧跟中央精神、结合湖北实际合理安排年度学术年会主题。为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常州会议精神、中国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六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以及“杭州会议精神”,组织召开了会长办公会、六届六次理事会议,部署推进具体工作落实。按照中国法学会要求,组织各市州法学会、23个学科研究会负责人集中参加中国法学会全国地市级法学会干部培训班电视电话会议,把精气神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国法学会指导精神上来。

  (二)服务发展大局有新成效

  积极投身法治湖北建设。按照省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分别承担了编写《领导干部简明法治读本》与《法治湖北省情手册》的全部与部分任务,其中,全程具体组织编写由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作序、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昌尔同志亲自担任主编的《领导干部简明法治读本》,前后3次集中讨论提纲,两次集中统稿、审稿,6易其稿,现已正式公开出版发行,面向全省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赠阅。同时,联合省政府法制办、《中国法学》杂志社等举办了“法治湖北指标体系建设高端论坛”,为推进法治湖北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继续抓好重点课题研究。完成了2012年立项的22个课题的结项评审,及时将结项成果集结公开出版,推介成果实践应用。认真做好2013年的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按照昌尔书记指示,年初就课题选题广泛征集社会意见,并综合湖北发展需要,确定参考选题23个,征集课题申报项82个,最终评审立项30个,其中,重大课题5个,重点课题17个,自选课题8个,已结项26个,还有3项成果正在修改中,1项成果没有获得通过。一些课题研究的成果对于破解当前法治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参照作用。

  各市州法学会、各学科研究会积极发挥作用。武汉市法学会倡议并举办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为主题,为加强区域法治协作、共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踊跃建言;襄阳市法学会紧紧围绕法治城市建设目标,组建了理论专家智库,积极献言献策;宜昌市法学会围绕平安宜昌建设,举办高层次的法治宜昌论坛,提出了不少创见。各研究会通过年会、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刑法研究会围绕湖北打造崇商重企的大格局,就刑事法治如何创新对接,组织专家探索新路径;经济法研究会围绕湖北经济转型背景下的经济法地位与作用,开展理论对策研究;犯罪学研究会结合当前劳教制度废止的大改革背景,就社区矫正制度的对接问题组织研讨;法理学研究会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开展认真研讨。

  (三)研究平台建设有新创新

  今年来,在坚持办好《湖北法学》、《法学研究成果摘报》等传统平台、亮点项目的同时,积极创新思路,与实务部门、法学家、有关媒体等单位合作开展研究。

  举办“法治湖北系列论坛 ”。改变法治湖北论坛举办模式,联合省直有关政法单位共同主办,变一家举办为多家合办,变一个主题为多个主题,邀请省教育厅等10多家省直有关单位参与协办。省法学会承办的“法治湖北建设”、“平安湖北建设”、“政法队伍建设及司法运行工作机制改革”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21篇。省高院、省司法厅等单位分别承办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法治湖北建设热点问题研究” 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近500篇,其中,不乏精品力作。法治湖北系列论坛效果显著,受到了《民主与法制时报》报社的充分关注和报道。

  吸收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研讨会。除了与省内实务部门开展法治湖北论坛外,主动联合有关高校和研究组织,开展高层次论坛。美国斯诺登事件后,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中国法学》杂志社等联合召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安全立法模式国际研讨会”。12月初,与国家2011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杂志社等联合举办“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高端论坛。围绕一些社会关切热点、焦点,联合法学界、法律界、有关媒体等单位联合开展法学研究,形成了人力、物力、智力“三力”协同的深度融合新风,探索了学术研究多方协同的新机制。

  公开理论刊物已经获批。积极争取湖北报业集团的支持,实现了公开刊物的突破。目前,湖北报业集团的《楚天法治》刊号已获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批准。经与《楚天法治》杂志社多次协商,他们同意省法学会的理论刊物与《楚天法治》合办,下半月作为法学理论刊物交省法学会主办,对刊物的名称、办刊宗旨、栏目设置、编委会组成、编辑出版流程等广泛征求了意见,草拟了《公开刊物办刊方案》,2014年将正式创刊。

  (四)研究成果有新突破

  推荐精品力作参加第六届“中部崛起论坛”,共有26篇文章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优秀奖16篇,获奖数居中部六省第一。积极参加中国法学会组织的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推荐55篇论文参赛,共有13篇文章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6篇;省法学会也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积极开展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和中国法学会组织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调研活动,撰写的调研报告荣获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和中国法学会开展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主题征文活动优秀奖;湖北省法学会荣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主题征文优秀组织单位。在省委政研室组织的“优秀研究成果”、省社科联组织的“湖北法治论坛”等活动中,也斩获奖项。组织召开的第六届法治湖北系列论坛集中表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其中,省法学会承办的“法治湖北建设”、“平安湖北建设”、“政法队伍建设及司法运行工作机制改革”研讨会表彰优秀论文50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优秀奖20篇。各市州法学会、学科研究会、所属研究院通过学术年会、论坛、研讨会等形式表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

  (五)成果转化应用有新渠道

  除继续集中在《湖北法学》上刊发优秀作品、免费寄送全省各级党政部门外,积极探索新的应用转化的路径。

  开辟了《法治湖北论丛》阵地。将各学科研究会的优秀年会论文集结公开出版,每年预计出版8到10辑,每期都认真策划主题,精挑细选优质论文题材。目前,已经公开出版了《社会发育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司法机制改革研究》,在淘宝网上均有销售。《文化底蕴与传统法律》等也在编辑之中,有望近期出版。

  创建《法学研究成果摘报》。在张昌尔书记的重视和支持下,创建了《法学研究成果摘报》,对法学研究成果摘要后送领导和有关单位参阅。其中,2013年初对2012年度结项的重点课题进行提炼浓缩,撰写法学研究成果摘报12期,2013年底,对本年度法学研究成果摘报6期,主动向省委、省委政法委及省直有关单位报送,6期获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昌尔批示。

  另外,我们组织撰写的第五届法治湖北论坛综述获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昌尔的批示。按照省委领导批示意见,一些研究成果获有关实践部门参照应用。

  (六)优秀人才推介有新举措

  组织第四届湖北“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法律专家”评选。12月,组织省内知名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公开评选出占善刚等10名湖北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法律专家候选人,杨剑波等6名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法律专家提名奖候选人。

  开展首届“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奖”评选活动。组织完成了首届湖北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奖评选,对近5年来的法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评选,20名优秀人才获奖,共评选出专著类一等奖1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5部,论文类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

  积极完善法学法律专家人才库。就入库建设工作主动与各高校及科研机构联系,主动上门服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方便广大法学法律专家申报,提升信息采集效率,在省法学会网站上了开通了网上申报系统。目前,已完成330名专家教授有关信息采集。

  积极争取中国法学会及有关实务部门的支持,主动为优秀人才创造展示舞台。推荐我省4名优秀候选人参加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目前,1名候选人入围。推荐11项优秀成果参与申报“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有5项获奖,其中,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为我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红教授,三等奖4名。同时,努力拓宽法学专家教授参与司法实践的平台,向省高级法院推荐包括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30名知名专家担任案件咨询委员。

  (七)研究会服务管理有新规范

  进一步充实研究队伍,吸收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作为省法学会下属研究机构,进一步扩大了研究机构队伍,所属专业学术研究会、研究院达到23个。严格研究会工作总结报送机制,进一步规范了研究会管理,初步形成了年度总结报送机制,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机制,对民法学、农业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等13个研究会的领导班子和常务理事进行了调整,指导各研究会召开年会, 21个研究会完成了年会工作。同时,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取消法学会领导出席研究会年会讲话的惯例,简化年会的开幕式,年会呈现 “早”、“简”、“实”、“新”、“高”等系列新特点。

  (八)市州法学会与会员管理工作有新进展

  进一步加大推动市州法学会建设力度,完成市州法学会全覆盖。一年来,先后指导孝感、黄石、潜江、咸宁、仙桃五地成立了法学会。实现了市、州法学会全覆盖。指导有条件市州筹备成立县(市、区)级法学会。同时,定期组织基层法学会骨干力量学习交流,进一步扩大市州法学会与学科研究会的互动声势,诉讼法、刑法等4个学科研究会与宜昌等3个市州法学会形成了长期联络机制。进一步完善会员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修改制定了《湖北省法学会会员服务管理办法》,完成了会员发展、信息录入、咨询服务等有关工作。目前,我省个人会员有9771人,团体会员208个,比2012年底个人会员9540人、团体会员200个,均有所增加。

  (九)法治宣传教育有新亮点

  继续深入开展“湖北法学家巡回报告会”活动,已开展22场报告会,完成年度20场的宣讲目标,累积受众近万人。认真完成中国法学会“双百”组委会在鄂举办的三场报告会衔接协调工作。联合襄阳市法学会、襄阳团市委共同承办了由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主办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襄阳活动现场受到各界的充分关注,得到中国法学会的充分肯定。按照昌尔书记关于举办法治讲座的要求,积极协调省文化厅、省图书馆,启动“长江讲坛•法治讲堂”,已完成首讲以来3次“法治讲堂”,社会反响较好。

  同时,不断加强法学会网站建设,指导宜昌、十堰市法学会网站链接为省法学会二级网站,增强了宣传声势,做到网站信息更新及时,法治新闻与主流网站同步,及时公布省法学会重大事项、重要会议的有关信息,同时,主动沟通联系新闻媒体,切实加强宣传报道工作。

  (十)对外学术交流工作有新成绩

  按照中国法学会的统一安排,圆满组织了赴欧、赴台等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外法学交流的渠道建设,完成了2013法律外交战略合作伙伴计划的选送工作。

  同时,利用举办论坛和研讨会的机会,主动邀请国(境)外、省外法学专家学者前来从事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协调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中国诉讼法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汉召开,法理学、国际法等有关研究会的专家、教授应邀赴国外和港台地区法学院(校)参加国际研讨会暨学术年会,其主题发言产生强烈反响。一年来,我会接待来访专家学者80多人次,组织省内法学专家学者25人次赴外考察交流。

  (十一)机关建设有新加强

  积极争取省委、省委政法委的支持,加强省法学会党组建设,不断推进法学会工作。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干部主动学习能力,增强与专家对话能力。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坚持反“四风”的同时,认真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通过广泛开展交心谈心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联系工作、思想实际积极查找问题,认真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机关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过去一年,省法学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还缺乏足够的手段,尤其是直接转化应用的成果还不多;指导市州法学会、学科研究会建设的力度还需加强;会员队伍的发展进展与法学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符合,整体基数偏少;对外法学交流的渠道还不很通畅等。

  下一步,我们将有针对性的强化工作力度,着力在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市州法学会、学科研究会建设指导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会员队伍、拓宽对外法学交流渠道等方面下大功夫,争取有新的突破。

  二、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省法学会将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和中国法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实现在新的起点上开好局、起好步,在推动改革开放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大局中展现“法学会力量”。

  (一)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六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法学应用对策研究。继续开展十大重点课题研究;认真办好第七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组织所属学科(专门)研究会围绕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治理、网络法治、大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开展研究;指导各市(州)法学会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学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参与国家立法、地方立法和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积极提出立法规划、立法建议;加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坚持办好《湖北法学》、《法学研究报告选摘》;继续做好《法治湖北论丛》的出版发行工作,年度完成8辑。

  (三)加强法学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库作用。推动“法学法律人才库”建设,增加入库专家基数,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参与信访、申诉接访和矛盾化解工作;筹备成立“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湖北分中心”,组织专家教授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和参与有重大影响的敏感案件的咨询、讨论;完成第四届“湖北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法律专家”评选活动,公开集中表彰,加强媒体宣传声势。

  (四)不断强化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各学科(专门)研究会建设和市州法学会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成立法学会,帮助并指导市州法学会完善机制、机构、补充人员,各市州法学会争取年内成立一、两个学科研究会,健全活动常态化机制;加强会员发展工作,建设网上“会员之家”。

  (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继续组织“湖北法学家巡回报告会”宣讲活动,年度宣讲任务完成不少于30场,每个市州不少于2场;坚持办好“长江讲坛•法治讲堂”,力争年度完成10场法治讲座;进一步发挥《湖北法学》宣传推介湖北法学会工作与法学研究的优势,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主动联络,增进宣传主动性;启动对外公开发行的理论刊物《长江法学》(暂定名)创刊。

  (六)加强省法学会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省法学会机关党组建设、内设机构建设和办公场所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整改落实,加强干部培训。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