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4 来源:青海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att2014
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工作经验交流暨法学理论骨干培训会议
近日,在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工作经验交流暨法学理论骨干培训会议上,举行了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青海省法学会特邀研究员、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刚应邀参加,他撰写的《伊斯兰继承制度的本土化及其对我国继承法的启示》一文荣获论文类三等奖,填补了我省法学法律届在此奖项上的空白。
“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是中国法学会设立的最高学术成果奖项,在我国法学法律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此次评选共收到申报成果530余件,经各省级法学会、各研究会初评和评选办公室形式审查,共有117件成果进入终评,最终产生专著类一等奖2部、二等奖8部、三等奖15部,论文类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
王刚(左一)上台领奖
王刚荣获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奖项,表明省法学会团结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的“领头雁”作用以及挖掘、培养法学法律人才的工作初见成效。
下一步,省法学会将按照“四个全面”和“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发挥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的职能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优秀法学成果评选活动,通过一系列褒奖措施,树立明确清晰的研究导向,激励真正优秀的研究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断发现、培养和造就更多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法学研究人才。一是对王刚所撰《伊斯兰继承制度的本土化及其对我国继承法的启示》一文进行提炼加工,形成高质量的《青海法学研究要报》,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运用。二是狠抓省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地方基层法学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全力督导各市州、县区成立法学会,进一步延伸法学会工作触角;重新确定会员联络组联络员并将于近期召开联络员工作座谈会,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学会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联动、资源互补的工作格局,发挥全省法学会系统智库群的整体优势。三是适时成立专门研究会。激励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提升决策咨询的质量和针对性,把会员的个人智慧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把学术观点转化为可操作的咨政建议。四是创造条件加强学术交流研讨工作。通过开展“青海省法学家沙龙”系列活动,举办首届“三江源法治论坛”,组织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一带一路”法治论坛、第十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第十届法学家论坛和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三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评选活动,等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积极推荐一批全省范围内的最新法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发现、培养一批法治人才,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更好地发挥法学会智库作用,服务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和“三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