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页 》要闻 》学会要闻
陈冀平书记出席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

时间:2015-10-10   来源:办公室  责任编辑:elite

  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陈冀平出席并讲话

10月9日,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10月9日上午,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冀平书记出席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并讲话

  陈冀平指出,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思路。这个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社会治理创新要在正确的理念和思路的指引下,坚持问题导向,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努力取得良好效果。

  陈冀平强调,社会治理一定要走法治化的道路,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良法善治。法治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要把法治要求落实到社会治理各层次、各领域,培育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治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法治的重要作用在于限制公权、维护群众权益。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另一方面,要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发挥好法治对社会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一是要通过法律修订,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固化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和方法,使得法律更好地符合法治的原则。二是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执法部门、司法部门要严格依法行使职权,避免一些矛盾纠纷的发生。三是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和制度化保障。

  陈冀平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更好更多地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点问题。用信息化来引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互联网+”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树立预防为主、动态治理的理念,运用大数据来加强社会的反馈,更有效地进行舆情分析。比如,建立社会监测体系和危机预警体系,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尤其是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食品监管、交通运输、流动人口等重点领域要进行实时动态跟踪,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更加重视信息也就是治理资源的统筹配置,加强部门之间、地域之间政务信息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

  陈冀平强调,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抓好社区建设,使社会治理的各项措施切实得以贯彻落实。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如果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发挥好,工作的效果就要打折扣。工作创新的重心要放在如何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上,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使得各项措施在基层的落实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推进网格化建设,通过建立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平台,消除基层社会治理、管理和服务的空白地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这样,基层工作就能落了地、生了根,就容易从源头上发现社会问题,了解群众诉求,回应民生要求。

  中央有关部门和人民网有关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地方的参会嘉宾出席会议。部分获奖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据悉,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今年4月在京启动。活动由人民网和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联合主办,共收到全国各地案例1035份,经专家评审和网上投票,评选出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10个,优秀案例20个。

  该活动已连续举办3届,旨在通过总结和弘扬社会治理的典型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