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2014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

时间:2015-01-27   来源:重庆市法学会  责任编辑:qsr

  今年以来,重庆市法学会在市委、市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法学会的悉心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政法委及学会班子的决策部署,按照建设“五型机关”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目标,认真开展法学研究,大力推进区县法学会建设,不断拓展法学领域交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有序推进,取得明显进步。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4年重点工作与亮点

  (一)围绕大局谋部署,充分发挥市法学会引领统筹作用

  2014年新年伊始,市法学会及时组织召开了理事会暨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国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认真总结2013年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2014年工作任务。2月初,中央政法委下发了《关于转发的通知》(中政委[2014]7号),根据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2月26日“按照此通知精神,提出我市具体贯彻意见,需找市级有关部门协调的要抓紧协调,促进落实,以切实加强我市法学会建设”的批示精神,市法学会与市委政法委员会政治部共同拟定了市委政法委关于该通知的专题贯彻意见,对于涉及市法学会建设的有关事项,积极商请市级有关部门和委机关相关处室抓好落实。为切实加大市法学会今后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按照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袁勤华在《市法学会关于恳请追加2014年度工作经费及2015年以后年度经费预算的请示》上的批示精神,积极与委机关办公室深入沟通,拟定市法学会2015年度经费预算额度,送市财政局审批。

  (二)释法解疑进社区,努力推进“法律诊所”试点工作

  市法学会为充分发挥法学会作为群团组织法学法律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广泛开展具有特色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在市法学会会长余远牧亲自关怀指挥下,在涪陵、渝北、永川、南川、綦江、垫江等6区县法学会积极开展了当地社区“法律诊所”试点工作。6区县法学会与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大学、邮电大学、西南大学、工商大学法学院及长江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结成“对子”,为社区群众释法解疑,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市法学会组织召开“法律诊所”试点工作座谈会并印发《关于开展法律诊所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时调研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推动“法律诊所”工作有序开展。4月28日,又在綦江区组织召开了“重庆市社区法律诊所创建现场会”,余远牧会长亲临现场调研督导,各试点区县参加观摩学习,大力推广綦江区法学会的好经验、好作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法律诊所”建设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余远牧会长等会领导先后多次到綦江、涪陵、永川、渝北等地考察调研,进行现场督促指导。各试点区法学会得到了当地党委、党委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试点工作效果明显,真正做到了贴近群众、深入实际、上下联动、地校合作,充分发挥了“社区法律小诊所,解决群众大问题”的功能作用。其中,南川区法学会设立社区“法律诊所”4个,为市民开展法治讲座30余次,受理法律咨询1100余次,参与调解纠纷400余件,协助处理其他涉法事务100件。永川区法学会搭建“法律诊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来,组织“法律进小区”、“法律进院坝”等活动70余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万余份,提供法律援助10余件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75万元。渝北区法学会在开设“法律诊所”的基础上,联合区司法局推行“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实现了321个村居义务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诊所”工作有力助推了和谐社区建设,为基层依法治理、提升基层法治文化水平探索了一条新路。11月24日,刘学普常委批示要求“市法学会对‘法律诊所’工作做些深入调研、总结、指导,从办实办出成效角度提出一些面上推广的意见”。11月26日,在中国法学会召开的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渝北区法学会就该区开展的“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经验作了大会交流发言,綦江区相关工作经验也作了书面交流。

  (三)弘扬法治基层行,有序推进重点法治宣讲活动

  结合中国法学会、团中央开展的“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和中国法学会对“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常态化要求,市法学会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并下发通知,积极指导、组织各区县推广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区县专场。11月13日,市法学会在永川区召开了“重庆市法治文化基层行推进会”,余远牧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了中国法学会关于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渝北、南川、綦江、永川区法学会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要求各区县法学会要认真开展“普法四个一”活动,即一堂法治讲座、一次法律服务、一个模拟法庭、一场普法宣传,以主题讲座、法律宣讲、案例讲解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弘扬法治思想,着力提升干部群体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全市两级法学会全年共组织各类法治讲座58场,参加人数逾3万余人。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袁勤华和市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入选市委“重庆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专家宣讲团”,袁勤华常务副书记在今年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组织的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和全市政法干部政治轮训班上担任专题讲座主讲人,共计授课28场。万州区法学会同区法院、区关工委及有关学校密切合作,创新法治宣传模式,先后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法治宣传活动3场。江北区法学会积极开展“江北大讲堂”活动,聘请法学专家以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依法治国为主题,为全区干部职工授课讲解,为建设“法治江北”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渝北区法学会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动法律“六进”活动,主动参与社会管理体系创新工作,获得“2014年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最佳案例奖”。巴南区法学会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宣讲活动,组织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学校进行法治宣讲6场,直接听众达1万余人。永川区法学会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法律诊所”、“平安园区服务室”为平台,向群众、企业提供贴心周到的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540余起,解决重大疑难纠纷7件,涉及金额1.1亿元,将近千人的“文睿天地”小区信访问题成功引入了法律途径。邀请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举办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政法干警1500人次,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全区执法公信度连续2年保持在90%以上。南川区法学会大力开展党政机关干部法治讲座,先后邀请曾两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授课的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卓泽渊教授等知名法学家举办大型法治讲堂2期,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目标暨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主题,对当前社会热点及法治中国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参加学习的区领导和政法干警的一致好评,提升了党政机关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有力推动了该区法学研究繁荣发展,该区多篇论文被《民主与法制》、《人民法院报》、《比较法研究》等法律核心期刊、报纸采用,其中《优秀法官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得到袁勤华常务副书记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批示。中国法学会有关领导到该区进行调研时,对区法学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綦江区法学会创新启动了“培育新市民,助推城镇化”法治教育工程,围绕“建设学法阵地、培育法律明白人、实行一体法律服务”等6方面创建标准,与社区“法律诊所”工作有机结合,有效地开展基层群众法律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璧山区法学会坚持和完善“政府部门主导、行业协会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普法模式,组织区普法讲师团对村居干部开展了法治轮训,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讲座和培训15场,参加人员达900余人。

  (四)强化宣传接地气,“法在我心中”书画摄影展社会反响好

  为纪念“五四宪法”颁布60周年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升政法及有关部门法治文化内涵,从3月起,市法学会积极开展“法在我心中”书画摄影展筹备工作,市法学会副会长杨颖嘉率领市法学会办公室、市人大长城书画院等有关负责人,先后到市档案馆翻拍了“五四宪法”相关珍贵历史照片,多次实地走访市级政法部门及西南政法大学,广泛发动各单位及广大会员积极参展。9月,“法在我心中”书画摄影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顺利开展,市民对此反映热烈,纷纷前往观展。随后,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綦江、永川、秀山、酉阳等区县进行了巡展。此次书画摄影展以法律、法治为主题,宣传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是一次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影响积极的普法宣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观展人数累计逾10万人次。

  (五)服务实践抓课题,深化法学研究和课题申报工作

  市法学会着力夯实法学研究基础,充分发挥学术交流重要平台作用,坚持把各类论坛、法学成果评选活动作为法学交流的主阵地,以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评选、第九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主题征文”活动、第九届“西部法治论坛”、第九届“中国•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第四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法学会课题申报等活动为契机,把“五大功能区”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专家学者针对城乡统筹、诚信体系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土地管理保障、市场监管机制、法治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积极组织推荐会员论文参加上述评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法学界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切实提升了我市法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一是在中国法学会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法学家论坛”、第九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七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首届“中国调解高峰论坛”和第二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等主题征文活动中,我市共52篇推荐论文获奖,其中24篇获得第九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奖,占该论坛获奖论文总数的9.6%。在我市法学会共同参与主办的第九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第四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和第九届“中国·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中,组织征集论文160篇,共29篇论文获奖。在由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法学会共同开展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征集活动中,我市沙坪坝区法院 “创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心理干预工作机制”被评为最佳事例,南岸区法院“对失足未成年人实行‘社区矫正套餐’”、巴南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的三部曲”获得创新事例,市高法院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在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中,我市推荐3项法学成果全部获奖。其中西南政法大学张怡教授的《衡平税法研究》、石经海教授的《量刑个别化的基本原理》分获专著类的二、三等奖;西南政法大学王衡教授的《GATS经济一体化纪律解释:以GATS承诺为基准?》获得论文类三等奖,这也是王衡教授第二次获得该奖。

  二是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及区县法学会抓好课题申报工作,下发了《市法学会关于积极组织申报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的通知》,鼓励更多的法学、法律界的专家学者踊跃参加课题申报立项工作,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院校成功立项23项(“青年项目”1项、“一般课题”5项、“自选课题”17项,占立项课题总数的12%)。涪陵区法学会积极开展课题申报研究工作成效显著,区法学会副会长王小林主持法学研究课题《深化司法公开研究》成功中标最高法院2014年度审判理论重大课题,区法院承担的《电子数据证据认定问题研究》课题成功申报市高法院2014年全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区检察院申报的最高检察院重点课题《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已通过结题验收。

  三是探索建立市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制度,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市法学会首次法学研究课题评审、立项工作,对各会员单位上报的109个课题建议采取事前各位评委初评推荐、评审组集体评审、匿名评审和投票表决的方式,逐一进行认真、审慎评审,评审立项课题共18项(其中:重大课题3项、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10项),目前正在进行课题验收相关准备工作。会员联络部认真总结此次课题工作经验,制定了《市法学会课题管理办法》,明确了课题数量、周期、选题、资助标准、成果鉴定等环节,目前正在争取落实课题补助经费由财政专项拨付。

  四是强化推进直属研究会建设,干部法制教育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参与了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主题,通过对市委党校515名领导干部学员中开展问卷调查,形成了以“对四中全会的六大期盼与五点建议”为主体的专题资政报告,并发表于《领导视窗》第59期,获张国清副书记、谭家玲副市长等市领导充分肯定和批示。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重庆市法学会房地产法建筑法研究会5月召开年会,重庆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渝中区法院有关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11月与最高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环境资源司法专门化背景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就环境资源司法专门化,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分片集中审理、审查和执行,试水环境公益诉讼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少年法学研究会于8月开展了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活动,确定6个调研课题,随后制定了《重庆市法学会少年法学研究会课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课题管理制度。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于12月召开年会,以“全面改革中政府与市场法律关系问题”为主题,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热点问题,编辑出版《巴渝法学论丛(2014卷)》。监狱法学研究会采取“以会带训”办法培训人才,举办“理论人才写作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高人才素养;采取“对擂互辩”的方式培养人才,定期召开笔会或讨论会,就有关课题开展辩论、讨论与研究;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送理论骨干外出参加培训。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会紧扣“法治国家”、“法治重庆”建设要求,坚持以宪法、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264号令、反间谍法为核心开展面向局内外的普法工作,严格依法履职,获评“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成功申报市级重大研究课题《重庆市政治、经济和科技社会环境评估与相关立法调研》,现已启动研究对基础数据的调研、搜集、整编工作;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反间谍立法工作,提出的修改意见最终有5条被完全采纳,充分反映出其在法学研究方面的质量和水平。

  五是区县法学会和会员单位法学研究活动精彩纷呈,西南政法大学承办“第三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吸引了来自两岸法学界、法律界210余名专家学者赴渝参会,市委领导黄奇帆、刘学普亲切接见了台湾参会代表,在推动两岸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事务交流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等6部法律法规提供专业咨询建议。重庆市社科院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3项,公开发表法学论文 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篇;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的决策建议有2项;组织召开了学术沙龙《重庆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问题研究》研讨会,市老龄委、市民政局、保险公司、福利社等5家单位参加。市高法院承办的“司法廉洁的制度与机制”和“审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等审判理论重大课题被评为优秀调研成果,“司法廉洁制度设置研究”和“审判管理制度转型研究”等课题转化成果分别在《中国法学》2013年第3期、2014年第4期发表;全市法院调研精品不断产出,共计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法学核心期刊以及《人民法院报》理论版和最高法院审判业务专辑等载体上发表调研文章411篇(其中42篇在11类重点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在中国法学会、《人民司法》杂志社和《人民法院报》报社举办的论坛或征文活动中,获奖征文36篇;已申报成功的最高法院2013年审判理论重大课题《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保障研究》即将结题。市公安局广泛发动鼓励全局民警结合司法实践,撰写法学论文,积极参加市法学会组织开展的“中国·西部法治论坛”和“第四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征集活动,共收集遴选各类法学论文28篇,高质量完成了论文征集工作。市司法局组织实施了2014年全市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和全市公务员年度法制理论知识考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领域先后组织开展了“庭审进镇街”、“法律进公租房小区”和“法制院坝会”等一系列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学法氛围,进一步推动全市干部群众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渝北区法学会与区司法局联合推行“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充分发挥区内百余家律师事务所和千余名从业律师服务地方经济和社区建设作用,为321个村(居)配齐义务法律顾问,每月安排6家律师事务所开展1次以上“律师赶场”活动;组建了“渝北区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和“突发事件和重大信访案件律师顾问团”,选拔109名律师建立了“渝北区政府法律顾问人才资源库”,引导法律工作者主动服务社会;联合区信访办、司法局,设立涉法涉诉信访接待窗口,聘请专业律师坐班接受咨询调解,服务基层群众,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该区法学会紧跟信息时代需求,筹措专项资金打造“渝北区两江法学网”,以普法短剧故事的形式推出《普法剧场》专栏开展法制宣传。《渝北日报》专门开设了“法眼”专栏,每周集中刊发一次,积极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该区相关政策,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合川区法学会一方面发挥法学研究主阵地、主平台和主渠道作用,先后举办了《公信力建设问题研究》和《司法公正问题研究》等6期论坛,邀请西南政法大学李昌林、陈伟、高一飞等教授现场点评,大力宣传宪法法律,着力弘扬法治理念;一方面狠抓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工作,通过举办《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问题研究》等讲座,充分运用法学理论具体指导司法实践,该区政法机关办理非法集资案5件,涉案金额达3亿元,督促34家融资机构清退非法集资8亿元,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垫江法学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邀请最高法院、市高法院和西南政法大学专家学者举办“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实践探索”、“执法规范与执法实效的研究”和“司法廉洁 ”等主题法律讲座6场,全县1200名政法干警、执法人员参加了讲座,切实提升了执法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执法能力。该县法学会组织“群众路线在我心·转变作风我先行”等主题演讲比赛和“平安.法治垫江”知识竞赛,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效果良好。

  (六)传承沟通多往来,进一步加强对外对台法学学术交流

  一是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工作成绩斐然。6月和11月,先后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由老挝司法部立法局、学术局及部门主管、中南部法律学院院长等相关法律实务人员参加的“邓小平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研修班”和由泰国、新加坡、缅甸等东盟成员国法律界人士参加的“中国-东盟法律培训第八期研修班”,并圆满完成了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一行2次来渝出席研修班开班典礼的接待工作和余远牧会长出席研修班开班典礼、参加“2014年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理事会”有关会议会务保障工作,积极协调市检察院、市一中法院等实务部门,为研修班学员更好地了解我国司法实务程序,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便利。

  二是圆满完成2批次对外参访任务。10月,按照中国法学会要求和学普常委批示,结合有关工作需要,圆满完成了市一中法院有关人员参加中国法学会组团出访法国的“关于司法权合理配置法律制度”(项目编号CG140726001)专业培训交流对外参访任务。12月,根据中国法学会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委政法委2014年度因公出访计划,拟定了《2014年因公出国组团计划的报告》,积极协调办理出访批件等相关手续,组团赴巴西、古巴参加第七届“中国-拉美法律论坛”、首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和“中国-古巴法律交流日”等论坛及学术交流活动,发挥法学会民间外交、法律外交、学术外交优势,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拉美法学法律界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同有关国家的法学学术交流。

  三是圆满完成2批次对台参访任务。办理并参加了中国法学会赴台学术交流团参访活动。4月,及时办理了我市有关人员随团出访审批手续,随中国法学会组织的“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有关问题”考察团赴台交流活动,就乡镇市调解制度、轻微刑事犯罪处罚及社区矫治等议题与台方有关法律实务界人士开展学术交流。办理并参加了中国法学会赴台参访考察活动。12月,根据中国法学会《关于推选赴台参访人员的函》(会外字[2014]46号)推荐并办理了我市有关人员参团出访手续,随团考察了台湾地区多元参与社会管理的运作机制与做法,尤其是基层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与台湾有关单位就相关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进行交流,并考察了台司法部门的有关运作情况。

  (七)以人为本筑基础,全力夯实会员发展管理服务工作

  坚持“立足重庆,研究重庆,服务重庆”的原则,切实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服务于决策、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的理念,认真履行服务职责,扎实落实《中国法学会入会条件、程序和审批办法》,按照《中国法学会会员服务工作规则》、《中国法学会会员信息档案管理规则》、《中国法学会会员联络员职责和管理办法》(简称“三规则”)的规定,切实加强全市会员队伍建设,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

  一是会员管理工作明显增强。注重完善规范会员管理制度,上半年,对照“三规则”对全市各区县法学会、12个直属研究会、6所法学相关高校等会员单位进行了清理和完善,对个人会员的背景资料、信息档案以及团体会员的联络员条件等一一细化,做出了科学的统计与分类,做到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进步。合川区法学会结合自身实际,以公检法司各部门常务副职作为副会长、政策研究室(办公室)负责人为联络员,充分整合资源,多次轮流举办“三江法苑”法治论坛。注重完善会员联络机制,会员联络部主要通过法学会网站、杂志、电子邮箱、联络员QQ群等渠道与会员互动交流。通过秘书长例会制度、联络员例会制度、专题研讨会或定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密切与会员联络员的联系。注重会员工作的调查研究,会员联络部多次前往永川、綦江、涪陵等区县召开座谈会,听取会员对市法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对区县法治论坛、课题申报、征文比赛予以支持。

  二是会员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市法学会在会员发展上始终坚持“积极发展、坚持标准、改善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国法学会章程》作为会员入会标准。在会员发展的工作中不仅重视发展法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同时重视发展实务部门中从事法律工作和法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利用学术活动发展会员,以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市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社科基金招标为契机,以直属研究会学术年会、中国法学会各类法治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为抓手,采取多种方法引导鼓励活动参与者成为会员,全年直属研究会共新增会员52人。通过网络发展会员,利用市法学会网、重庆长安网、《民主与法治》和《重庆法学》等网站杂志为载体,加强对法学会职能、地位和作用宣传,扩大社会认知度,吸引更多有基层经验的法律人才成为会员,为队伍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鲜血液”。依托区县法学会发展会员,区县法学会通过进一步完善区县法学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广泛地把法学法律工作者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全年各区县法学会共新增个人会员239人,团体会员54个,切实做到了会员结构更加合理,包含范围更加广泛,很好地体现了法学会在法学研究领域的引领与服务作用。

  (八)打铁尚需自身硬,着力提升学会自身建设水平和“一刊一网”质量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为契机,认真抓好政治理论与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深入推动法学会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过硬队伍。一是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认真执行市委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八严禁”、生活作风“十二不准”,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全年干部职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二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的工作责任,抓好责任分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责任落实。三是认真开展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考核,落实机关干部职工报告个人事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注重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法学会党员参与机关建设的热情。四是严格执行市委政法委机关办公文件收发、流转、付印、制作等工作流程,做到工作事项及时报送、及时完成,工作流程明确、规范,全年共印发通知、报告等文件48件,工作简报8期,《重庆法学》季刊4期。五是我们不断认真总结以往办会经验,切实提高办会保障水平,迄今顺利完成了市法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2014年市法学会第一、二次会长会议、全市社区“法律诊所”綦江试点工作现场会、书画摄影展筹备工作会议、开幕式等10余个重要会议和10余次学会领导下基层调研的服务保障工作。六是我会充分调动和发挥通讯联络员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报道工作。全年在各类新闻媒体上用稿共计30余篇,仅中国法学会网站采纳登载用稿10篇(其中:《张鸣起副会长应邀出席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2014年理事会》一文为中国法学会网站首页要闻头版头条登载);《重庆政法》杂志登载7篇(其中:《第三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在渝举行》一文,图文并茂登载于该期封二显要位置);《重庆法制报》登载16篇,重庆长安网登载27篇。为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促进与提高市法学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良好作用。七是高度重视《重庆法学》和“重庆市法学会网站”的“一刊一网”建设。按照市文化委员会于今年6月下旬召开的“全市连续性内部资料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对内部法学季刊《重庆法学》进一步细化、完善审稿、付印、寄发等工作流程,加强内容审核,拓宽法学论文课题种类,切实增强时效性,大幅提升办刊质量。同时,定期及时通过《重庆政法工作简报》(法学会工作专刊)反映了市法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法学会系统网站建设座谈会”精神,拟定“重庆市法学会网站改版方案”,进一步加强“重庆市法学会网站”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完成现有网站内容的全面改版,丰富栏目设置,提高信息实效性,增强内容实用信性,进一步充分发挥网络法治宣传重要平台作用,扩大法学会学术研究、法治宣传影响力。

  二、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在充分肯定上述成绩,积极做好全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宣传工作仍有差距,法学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作用还可以有更大的空间予以充分体现。二是随着全市法学会会员的日益增加,市法学会机关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经费保障工作等方面,还需继续做好各方协调与衔接工作;三是办文、办会、办事精细化程度,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上尚需进一步改进、完善与加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制约着重庆市法学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协调、有序稳妥地逐步加以解决。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