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立足广东、研究广东、服务广东” ——专访广东省法学会会长王骏

时间:2013-09-23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责任编辑: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重要批示精神,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就新时期法学会的工作目标和组织建设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广东法学会会长王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为广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请问王会长,新时期广东法学会有什么新的工作目标,面临什么新问题?

  王骏:广东省法学会成立于1980年5月,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地方省级法学会之一。在历届广东省委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广东省法学会团结、引领广东的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事业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广东毗邻港澳,得地理风气之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市场化程度高,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强,各种思潮汇聚涌动,这些都是广东鲜明的地方特色。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广东工作提出了新的总目标,即“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这是新时期广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更是广东发展难得的新机遇。广东省法学会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考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研究部署新时期广东省法学会工作时,提出要在“广东特色”上做文章、下工夫。一是“立足广东、研究广东、服务广东”,根据“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围绕创建平安广东、建设幸福广东,重点抓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粤港澳合作、构建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等课题,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意见和建议。二是要落实省委提出的借鉴港澳法律制度的指示,深入探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试验区移植港澳社会经济法律制度的可行性,搭建起港澳社会经济法律移植本土化平台,为积极地与国际接轨而进行法学理论构思和实践探索。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和舆论引导,用法学家的视角评述法治事件和社会热点,传递法治正能量。总之,我们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照中国法学会的要求,与其他先进省市法学会相比,广东省法学会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有:一是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市法学会的领导管理体制尚待理顺,县(市、区)一级法学会的建设有待加快进度,以保障职能发挥和工作开展。二是工作的创新能力不能满足法治实践的需求,建章立制的工作有待加强。三是法制宣传的模式和力度亟须改进,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有待提高。广东法学会和各研究会每年组织大量的学术研究活动和法治宣讲活动,甩开膀子埋头苦干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好地和媒体进行合作,让法治的声音更加嘹亮。

  记者:您刚刚提到法学会的组织建设问题,请问广东法学会如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学会干部的履职能力?

  王骏: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法学界、法律界的桥梁和纽带,是政法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学会干部的履职能力是新时期全面做好法学会工作的根本和前提。我们在工作中着重抓好几项要务:一要抓好思想建设。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法学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抓好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抓班子带队伍。三是抓好能力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锻炼、业务培训,我们每年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挂职锻炼,选送领导干部到省委党校脱产学习,全面提升法学会干部工作能力和视野。四是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强素质,严作风,摈除“庸懒散奢”不良习气的影响。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法学会计划怎样实现新目标?

  王骏:广东省法学会新时期工作的总体规划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广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全国法治建设大势和广东政法工作实际,创新性开展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不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法治实践创新、法律制度创新、法律文化创新,为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幸福广东,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法学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为此,要在创新、完善或强化六项工作机制上下工夫。一是创新法制宣传长效机制。以“双百”活动为平台和重要抓手,紧密结合广东实际,让法治的理念和思维能够更加深刻地影响广东干部群众。二是创新区域性法学交流合作机制。大力加强和港澳的联谊合作,打造“粤港澳法学论坛”和“中国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两个精品学术活动品牌。三是创新法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机制。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创建平安广东的重大部署,展开基础性、应用性、前瞻性、创新性法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力求有更多高质量的成果转化为法治实践的决策参考。四是创新法学人才成长和激励机制,要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学术影响力的法学家,形成学术团队,培养学术新人;五是创新宣传信息工作机制。继续抓好社会热点法治评论工作,打造《广东法学》品牌,加强网站建设,传播法治社会的正能量。六是创新地市法学会组织建设机制,完善会员管理和服务机制。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