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24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责任编辑:
既是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千里眼”,又是百姓、企业的好帮手,江苏省常州市法学会法学研究与法律服务并重,助推地方法治建设。
9月23日,一份公安部门的简报放到江苏省常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陈村的案头,简报称,今年上半年,常州市保安犯罪率比往年同期下降了65%。陈村看后很欣慰。
3年前,常州保安监守自盗等违法犯罪现象较突出,引起了常州市法学会的关注。他们以其中一个区保安犯罪问题为样本,深入剖析了保安或离职保安在各领域的犯罪情况,并以《法学内参》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时任市委书记批示要求公安部门整治。
之后,常州市公安局从市法学会取得原始分析数据后,采取多种手段打防并重,经过3年整治,保安违法犯罪现象明显遏制。
“这只是市法学会在法治常州建设中接地气的一个例子。”陈村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建设法治常州,法学会扮演的角色是‘智囊团’和‘思想库’。”
“及时雨”的《法学内参》
在常州市,《法学内参》是市法学会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的有效形式。这个直接上报市委、市政府的内参,为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被称为“及时雨”和“千里眼”。
2009年,常州市有43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判决,其中被判处非监禁刑后的未成年犯失学失管问题比较严重。这极易导致未成年犯重新犯罪。
常州市法学会经过半年调研,发了《法学内参》。时任市委书记和时任市委政法委书记都作出批示,要求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2010年,经常州市政法委牵头,市中级法院、市教育局等9部门共同制定了《常州市共同处置被判处非监禁刑未成年人失学失管问题的实施办法》,这使常州成为江苏省为解决此类问题率先出台文件的地区。这个办法通过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复学就读、社区矫正中遇到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共同保护、全面关爱失足青少年的社会合力。
此外,在常州市法学会的建议下,该市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少年法庭心理辅导中心、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等工作,为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监护。
以《法学内参》为平台,常州市法学会以服务地方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在法治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每年形成一批调研成果上报市委、市政府。
法律服务
“常州法治建设中‘智囊团’作用的发挥,是紧紧抓住‘繁荣法学研究’和‘开展法律服务’这两大工作重点,强调应用性研究和实用性研究。”陈村说。
在常州,法律服务的“智囊团”作用颇具特色,常州市法学会明确一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兼职副秘书长主管,由符合条件的会员组成“智囊团”,提供法律援助和开展法律咨询及宣传活动。其中,常州市法学会时常组织公检法、律师和高校的会员主动加入公共事务,提供法律服务。
比如常州某街道搞市政建设需征用土地,涉及众多拆迁户。常州市法学会委派了两名律师会员和1名法官会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全程参与拆迁过程,帮助政府把握法律界限,向当地居民宣传政策和法律知识,协助街道在期限内完成了拆迁工作,政府和拆迁户双方都很满意。
常州市法学会还与市司法局达成“法律大讲堂”协议,每周委派1名会员义务为社区(村)、企业和外来工公寓开展法律宣讲活动,提供法律援助,参与纠纷调解。2012年共提供法律援助130余人次,在诉讼中调解成功60余例。
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则主要依靠律师会员来完成。常州市法学会通过下属企业法研究会和经济法研究会,为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服务。
2012年初,常州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因场地租赁与开发商发生合同纠纷,这个标的上亿元的案件成败事关商场的命运。常州市企业法研究会会长通过调查取证找到相关法律依据帮商场打赢了官司,并在事后提出法律建议,为该商场成功化解了法律风险。
在2009至2012年期间,常州市法学会100余名律师会员共帮助1400余家企业完善了企业的法律架构。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决策,防范化解各类法律风险。
五星级考评
常州市法学会“智囊团”现在已有团体会员63个、个人会员496人,他们来自公检法、大专院校、律师以及基层法律工作者。常州市法学会还成立了7个专业研究会以及两家县(区)级法学会。
“我们重点在司法、执法、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年富力强、有较高法学研究水平、热心学会工作和公益活动的新会员,并根据他们的研究领域、行业分布和个人意向,不断充实到各研究会中。”陈村表示。
为激励“智囊团”发挥作用,常州市法学会对搞学术研究的会员给予经费支持。对研讨中提出的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常州市法学会及时整理并形成论文综述,报送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2009年开始,常州市以会员科研活跃指数为基础,建立了五星级会员评价制度。这个促使法学研究多出精品的制度每年集中对所有会员评价1次,按照学术指标、科研指数进行打分,选树挖掘学术成果多、参与活动多、社会贡献多的成为四星、五星会员,然后优先推荐他们参加各类评奖评先、参与订单课题并推荐给相关部门担任法律顾问、作为法律人代表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咨询。
2009年至今,常州市法学会已有20名五星会员、48名四星会员。这些会员撰写的76篇调研报告、340余条情况分析被市级以上部门转发,5人入选常州市委政法委20人法律顾问团并参与执法监督、提供专家意见,参与到《关于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的意见》《常州市城区医患纠纷调处办法》《常州市物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12个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切实发挥了法治建设“智囊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