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05 来源:会员部 责任编辑:
我们光机社区位于长春市的南湖之滨,区域面积0.63平方公里,人口5.1万,常住居民8641户,由6片网格构成,是新建小区与“老旧散”的集合体,是多层次、多结构、多元化的“三多”结合型群体。
我们社区法律服务站于2012年成立,是市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基层居民群众的一大举措。站内服务人员由市区法学会、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律师团队的法律专业志愿者组成。长春市法学会、长春理工大学师生和律师团队心系社区、心系群众,通过法律服务站向群众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方便了社区居民群众,在基层率先打造法治社区、法治家庭、法治人生平台建设,让广大居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
一、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创新工作机制
(一)把抓好法律团队管理、完善法治社区工作制度作为法律服务站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强法律团队建设。把选好骨干和带头人作为主要环节来抓。二是规范法律服务站工作制度。坚持落实“一岗双责”制和类别管理制。法学会工作人员在社区工作岗位的责任同在单位的岗位责任相同。法律团队、司法团队、检查团队进行类别管理,相互支持,合力打造法治社区。
(二)优化志愿者建设与管理。志愿者团队成员必须是法律专业人员,具体任务是按照居民需求的不同层面分派志愿者。一是以沟通为基础,以信息为传播纽带,以“奉献服务”为目的,以法律服务站为平台展开工作。注重实效,凸显“法治、道德”的内涵。二是志愿者带头讲法讲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借助社区法律服务站的力量,促进法治社区建设
一是借助社区法律服务站,提高社区干部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社区干部首先带头学法、用法,虚心向法学专家请教,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让更多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成为法律明白人。二是借助社区法律服务站,加快建设法治社区的进程。政务公开、依法办事是社区工作的灵魂。在为社区居民服务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让每一项工作都阳光透明;积极推进社区居民民主自治,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努力为社区群众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三是借助社区法律服务站,提高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法学专家走进社区,利用这个平台,使更多的焦点和矛盾以法律手段得到调处和化解。四是借助社区法律服务站,让法学专家学者成为与群众交流互动的桥梁纽带。对梳理出的主要矛盾和发现的问题,用法律武器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让法律服务成为社区群众的日常用品,用法治的力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践行群众路线。
三、多方努力,提高社区法律服务的实效
一是做到站内的服务“看得见”。社区法律服务站坐落于社区之内,两年多来,参与化解大的群体性事件17件,协助、跟踪回迁片业主委员会的选举与产生,参与调解了居民邻居间漏水事件26件、各种服务39件。
二是做到站内的法治宣传教育“抓得住”。社区法律服务站的志愿者团队开展对释解人员和重点户走访活动,及时了解释解人员的情况和思想动态,进行政策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真诚换真心,在政治上不歧视,生活上关心体贴,定期与帮教负责人联系,防止脱管,有效控制社区内犯罪发生率。依法设置了保障回迁区就业体制,利用长春理工大学有线电视台、校园网、宣传栏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点评,突出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及时把政府的利民政策和举措传递给每个居民。
三是做到站内的热点服务与帮扶“展得开”。依法做好上访和稳定工作,创造安居乐业的社区环境。建立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矛盾纠纷排查治理体系、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安置帮教体系、信息反馈体系等“五大体系”,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解决好上访问题,促进社区稳定。本着“不出事、保稳定”的原则,尽力做好综治、信访、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法律服务站的“施法”核心作用,调动法律志愿者和居民调解员的积极性,定期召开由居民调解委员会和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情况分析会,听取社区民警对社区治安情况的介绍,根据社区民警提出的治安工作要求,组织社区法律志愿者和社区综治维稳队伍参与社区综治维稳和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