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首席”助力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最基层
广东省广州市法学会以机制创新为基层社会蓄势法治新动能

时间:2024-07-02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责任编辑:陈聪


□本社记者 任文岱 □吴思敏

广州市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黄埔区综治中心)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运行,具有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十大功能,有18个职能部门进驻,其以“一盘棋”思想作为运营理念,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今年,这里有了新变化。在黄埔区综治中心的法律服务区内挂牌成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在调解区设置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

“这是探索解决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高端法律专家不足问题的新举措、新机制。”广州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国法学会决策部署以及广东省法学会工作要求,经过充分考察调研论证,广州市法学会以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法学会基层服务站为抓手,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最终确定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中立法律服务+基层综治中心”的“三融合”工作模式,实现将优质的法律服务资源直接引入基层,高效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近距离服务人民群众,参与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首席”依托综治中心 护航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黄埔区是全国首个区级“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区。近年来,黄埔区城市更新行动一直在持续推进中,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批复城市更新项目181个,涉及城市更新征拆类信访案件体量较大,该类信访所涉人员多为村民,由于对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足够了解,易形成信访事件。

去年,一宗历经12年、涉城中村改造项目拆迁补偿的信访积案在黄埔区“1+4+N”模式的专业解纷队伍的工作下得以最终化解。其中,“1”即黄埔区委政法委统筹,“4”即抽调区法院、司法局、城市更新局、信访局各1名办理案件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N”即引入多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具体负责调处工作。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约谈29次,通过明细法律法规、解读当下政策、分析生活现状等工作,坚持不懈地与当事人及其律师团队沟通。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当事人解开心结,在拆迁合同上签了字。

实际上,基于广州市法学会实行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四诊”工作法,去年以来,黄埔区“首席”已经开始依托区中立法律服务站在黄埔区综治中心设立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窗口进行专业“坐诊”。群众可在黄埔区综治中心大厅通过智慧排队取号系统选择所需服务,通过依次点击“法律服务—法律咨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选择“坐诊”的“首席”进行法律咨询。

2023年以来,黄埔区“首席”依托区中立法律服务站在黄埔区综治中心设立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窗口“坐诊”,累计接待群众1145批次、1531人次,形成法律咨询案例123个,推动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

今年1月,黄埔区综治中心的中立法律服务站收到群众反映,某社区多名高层业主与低层业主因加装电梯产生矛盾纠纷,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遭到破坏。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引发的矛盾纠纷化解是关系基层社区长治久安的大事。黄埔区法学会在听取中立法律服务站有关情况汇报后,立即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行会商研讨,并采取找到法理、分析情理、妥善处理三步措施逐步解纷。在多次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首席”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相关规定分析加装电梯的法律依据,其次梳理双方各自问题并寻求能达成共识的解决办法,最终通过调解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此案中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及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既要保护多数业主加装电梯便利出行的权利,也要对因加装电梯致使权利受损的少数业主利益给予一定补偿,最终以中立、专业、客观的态度,通过调解打开心结、化解矛盾,并达到“预防一类纠纷、带动一方和谐”的社会效果。

此外,黄埔区法学会还安排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到城乡社区进行“问诊”开展法律体检,针对信访维稳突发事件、专案处理开展“急诊”“特诊”,提出专业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法护航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实体化推进“三融合”模式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中立法律服务+基层综治中心”的“三融合”模式是广州市法学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和深入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有机结合的全新机制。

据介绍,“三融合”模式是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专业班底,与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值班律师错位发展,强调公益性服务、突出专业性咨询、做优专业性调解,解决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高端法律专家不足的问题;以市法学会主管的广州市中立法律服务社为载体,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保障,解决供需联络对接、机构化专业化运作的问题;以基层综治中心为阵地,解决工作场所和专家法律服务需求侧“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将优质的法治资源直接引入基层,高效参与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广州市法学会注重深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特色培育”,根据中国法学会部署要求,结合日常走访各区试点的实际运行情况,从领导重视、硬件保障、专家配置、机制完善、示范作用五个维度,对11个区法学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对黄埔区法学会重点培育发展。

黄埔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帆表示,黄埔区委对区法学会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按照“实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要求推进落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黄埔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陈鸿钦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的场地保障、人才保障、服务保障、经费保障等问题多次组织研究,并坚持靠前指挥、以上率下督办推动涉旧改、涉众金融等重大风险防控工作。该区制定了《关于建立黄埔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黄埔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统筹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

黄埔区法学会按照“六有”要求(即:有一定的场地、有明确的标示标牌、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专业的法律人才、有规范的工作规则、有清晰的职能任务),在黄埔区综治中心法律服务区设置了面积约30平方米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在调解区设置了面积约10平方米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

在人才保障上,当前,黄埔区法学会在坚持“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三跨”原则基础上,组建了首批19人的涵盖高校教授、优秀律师、优秀实务部门专家的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为确保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工作有专人负责,依托区中立法律服务站安排专人负责基层服务站的联络联系、组织管理、协调保障等日常事务,依托黄埔区综治中心后勤保障人员提供会议服务等后勤保障工作。在运行经费保障上,黄埔区明确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经费纳入区法学会工作经费统筹并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相关运作问题。

优化运行机制 让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最基层

广州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有益补充,已经全面融入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并随着广州市综治中心建设提档升级行动的持续推进,更好地发挥作用,逐渐成为法学会服务法治实践的精品名牌。随着广州全市以基层综治中心为依托,选择治安环境复杂、社会矛盾易多发的街道,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群众工作室”等基层服务站,近距离为街镇(村居)居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正在助力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最基层。

“基层服务站点设置在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贴近群众,能够深入一线解决矛盾纠纷较多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侵害消费者权益纠纷等。根据不同内容的案件类型,调取有相关专长的法律专家进行精准匹配,提高化解复杂疑难案件和矛盾纠纷的处置效率。”该负责人表示,广州市法学会还将通过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形式,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法律服务。开展“点单式”服务,探索“上门式”服务,方便群众及时获得优质、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黄埔区明确通过定期组织区相关单位报送法律咨询委托事项,收集掌握综治中心受理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事项,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到城乡社区、产业园区、学校等一线单位倾听群众诉求、了解企业需求等六种方式,形成“首席”工作供需对接。

在规范和优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基层服务站工作运行机制上,广州市法学会从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入手,除坚持“三融合”模式外,还紧抓建章立制和规范运行管理,明确所有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做到制度上墙,所有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做到培训上岗,所有基层法律服务流程做到规范有序。

据悉,除黄埔区法学会外,广州市法学会还将海珠、天河、白云、番禺等区法学会列为市法学会工作联系点,为实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在全市的整体推进、特色发展进行专项培育。对其他区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由市法学会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同步推进,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法学会特色,力争全市各区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委政法委还印发了《关于推动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通知》,专门就开辟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等六个方面工作提供指引。广州市法学会表示,目前正积极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纳入正在制定的《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