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页 》图文实录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专题报道 》第一分论坛
点评人:马长山

时间:2018-07-12   来源:  责任编辑:fml

       谢谢主持人,也非常感谢廖教授分享了非常精彩的观点。我认真的研读了本文之后,我感觉这篇论文和其他四篇文章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和“枫桥经验”既有关又无关。说无关基本没有涉及到“枫桥经验”,说有关探讨的“枫桥经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多元纠纷机制解决。

  我谈三点感受:

  第一,本文创新之处,廖奕教授很年轻,如果我掌握的信息还相对准确的话,应该是个80后的正教授。学术成就很好,这篇论文有三点重大的创新,第一文学色彩非常浓厚,我很少见到这样文学色彩的文章,我印象当中朱苏力教授都比较有文才你比他还有文才,字里行间里面诗情画意,我觉得印象很深。第二,理论资源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包含法理学,法社会学,伦理学甚至包括民族学视野非常宽阔,第三思考深入尤其对于卡夫卡,他有一本《法的门前》,西方有很多讨论。一个说这是守门人的欺骗,第二说这是贵族的等级保护,第三说是懈怠反抗,你提出第四个多元解决门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第二,需要讨论的问题。尽管我前面对廖教授给予充分的敬佩和肯定,但是我们这种场合还是要讨论问题。问题就是你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塑,我要和你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重塑,你首先给我讲清楚原来怎么了?肯定是有问题了才需要重塑。但是我没有在你论文里面发现原来怎么了,需要重塑。第二重塑出来的是什么,你和原来有什么区别,我依然不明晰,第三你说你要进行文化深描,结论是什么?我还是没有看清。举了两个案例,一个是现代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司空见惯不需要深描也有很多,我哥哥的案子我亲自参与就涉及和你一模一样的甚至可能还复杂,我也不希望深描。第二是民国时期杜月笙协调的案例,强势压制不如多元解决,大家也是很清楚的。这个时候我会想到唐朝贾岛的《寻引者不遇》,这样一个意见很好的一篇论文确实给人享受,有很大的创造,但是作为理性的法律人还是需要明确的答案。我希望能不能有明确的答案,作者也讲了是一个初步尝试,是一个很好的构图刚画几笔,别着急很快出一个清晰的图象,我们有耐心等待一个美好图景在我们面前展现。

  第三,言行思考,文化深描一个包括历史向度,第二还有时代向度,历史向度是对过去的追诉,时代向度是对现在的把握。现在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深度改造了现在生活,出现了非常复杂的状况,包括算法主宰社会时代,这种情况出现了社会结构,价值方式,行为观念诸多变化,尤其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文化价值观念根本不可能按照历史逻辑追溯解决纠纷,20、30年之后一定会出现新的价值观念解决这个纠纷,如果研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只关照历史不关照未来将来一定会出现问题的。

  秩序从层级治理走向长级治理国家贡献走向多元塑造场景当中,多元文化深描不仅仅有历史还要有时代向度,历史向度只够回忆用的,时代向度是供发展用的,我们要更多关注发展而不是回忆,谢谢大家!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