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位置: 首页 》省级法学会年度工作报告 》2014年省级法学会年度工作报告
浙江省法学会2014年度综合工作报告

时间:2015-03-24   来源:会员部  责任编辑:att2014

  导语: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4项,一般课题6项;成功申报中国法学会一般课题3项,自选课题9项;完成省委领导交办的课题1项;召开论坛、研讨会、学术年会31次,举办法学沙龙3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绩突出。

 

  浙江省法学会2014年度综合工作报告

 

  2014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省法学会在省委政法委的直接领导和中国法学会的有力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有步骤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统一思想明方向

  领导重视鼓干劲。省委高度重视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9月,省委夏宝龙书记来省法学会机关调研,出席部分科研机构和法学专家代表座谈会,要求法学工作者正确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独创性与协同性之间的关系,共同研究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10月,省委王辉忠副书记在纪念省法学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学以明道、学以咨政、学以为民、学以聚才,努力提升法学研究在全局工作中的贡献力的要求,为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省法学会按照省委领导的要求,发挥优势,积极参与法治浙江建设,在制定起草《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过程中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一些修改意见建议被采纳,并承担了《决定》出台后省委指派的数个分解任务。

  把握方向谋发展。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理事扩大会议、研究会工作会议和市县法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座谈会精神,与省委宣传部共同召开全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发展共识,明确研究方向,为做好法学会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评先奖优树典型。改革学术委员会,增加学术委员人数,积极发挥学术委员在确定研究方向、课题立项结题、评先奖优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开展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和浙江省2010-2014年法学研究十佳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表彰全省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明确导向,鼓励创新,激励优秀,培育成果,树立典型,调动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国情省情的高水平法学专家团队和一批高素质法治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进一步提高法学研究服务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法学研究显成效

  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全年确定年度课题55项,完成往年课题85项;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4项,一般课题6项;成功申报中国法学会一般课题3项,自选课题9项;完成省委领导交办的课题1项。召开论坛、研讨会、学术年会31次,举办法学沙龙3场,参会人数达2500多人。组织征文活动30余次,累计征文1120余篇,被中国法学会评为第九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组织奖和第九届中国法学家论坛组织奖。

  “按照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法学研究就服务到哪里”的要求,突出转型升级组合拳、国家四大战略、开放型经济等重点,以立项课题、研讨会、沙龙等形式深入研究。围绕法治浙江、生态环境治理、海洋资源开发、自贸区建设,与省政府参事室召开法治浙江研讨会,与省林业厅和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主办第五届山区经济发展论坛,与嘉兴市法学会举办第六届海洋经济发展法治论坛,与沪苏皖法学会召开第十一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撑。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浙江法制报等媒体对我会的多项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进行报道。

  成果转化体现价值。注重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宣传推介,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形成科研成果,报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编辑《要报》15期,有关“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要报》获得省委夏宝龙书记等多位省领导的12次批示,为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等3项研究成果转化为省人大代表议案提交相关部门。

  智库作用有效发挥。充实“浙江法学人才库”,推荐专家学者担任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法律顾问,组织专家参与省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论证会、中政委政法综治工作调研会,参与《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省土地整理管理条例》、《省社会救助条例》等地方法规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国家法律修改的立法论证,提交修改建议稿;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承接《省开发区条例》起草工作,报送相关研究报告;法治浙江研究院完成《浙江十年法制观察》与《法治质监研究》等课题,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科学立法贡献智慧。

  舆情导控保障中心。以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障中心为宗旨,针对重大社会舆情,发挥法学专业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就拆除违法宗教建筑接受浙江日报采访,并发表《依法处置涉宗教违法建筑彰显法治自信》、《法治精神是舆论场的基本尺度》等署名文章,从法律角度对“三改一拆”尤其是对拆除违法宗教建筑开展舆论斗争,为推进“三改一拆”提供法理和舆论支持。文章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59家境内外网站转载,产生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平台作用更发挥

  法治宣传效果明显。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为宣讲对象,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目标,推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进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等主题,举办报告会17场,听众4000余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其中,组织省市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报告会11场,占总场数的64.7%。与省委党史办联合举办纪念五四宪法诞生60周年座谈会,弘扬宪法精神。

  法律咨询服务基层。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建立以11个市法学会、38个研究会(院、中心)、594个团体会员和209个会员联络组为基础的覆盖全省的法律服务队伍,形成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的法律服务体系。广泛发动会员积极参与社科普及周活动,组建法律小分队开展广场法律咨询和送法下乡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协调安排法学法律工作者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直接参与基层综治服务中心的矛盾调解等法律服务。开展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组建青年普法讲师团,组织“百个基层单位百场讲座”、“公民素质讲习所”等活动;编排法制案例情景剧,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组织法科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注重专业技能和人才培养。

  对外交流形成常态。加强与境外法学法律团体的联系交流,组织会员参加省委政法委赴东欧、南非访问团,参加中国财税法研究会出访团,自行组团赴美加开展法学学术交流,围绕法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司法体制等问题进行学习考察,并就进一步拓宽交流渠道、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与外方进行了磋商,与加拿大杜威学院签订了友好交流意向书,建立对外法学法律交流的常态化渠道。赴台开展海峡两岸社会治安与基层管理研讨交流,宣传我省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成就。同时,巩固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美国以及台湾观护协会、中华文经协会等多个组织的交流渠道。

  学术刊物扩大影响。《法治研究》杂志努力向法学类核心期刊迈进,严格用稿标准,优化稿件质量,提高转载率,提升影响因子。据中国知网今年12月10日公布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法治研究》杂志复合因子为1.115,较上年提高32%,超过《河北法学》、《北方法学》、《东方法学》等CSSSCI扩展版核心期刊,以及著名法学核心期刊《比较法研究》,成为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四、工作指导重实效

  加强沟通联系,加大支持力度,明确工作要求,推动合作研究,提升全省法学会系统整体工作水平。

  市法学会工作有亮点。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宁波、温州等市法学会通过常态化论坛机制,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绍兴市法学会结合枫桥式乡镇街道创建,加强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湖州市法学会通过拍摄电视专辑、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传承沈家本法律思想,弘扬法律文化。杭州、舟山等市法学会以“法律下基层百场报告会”、“公民素质讲习所”等形式,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效果明显。丽水市法学会注重提升内刊质量,已连续二届被评为“丽水市地方优秀期刊”,等等。

  研究会(院、中心)活动重合作。各研究会(院、中心)结合专业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实践、讲求实效,积极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研究。全年共召开27次学术年会,征文730余篇,编印论文集27本,部分研究成果或被法学杂志刊用或以《要报》形式得到领导批示。部分研究会积极参与实务部门的委托课题研究,如财税法研究会参与完成《省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研究》、行政法学研究会完成《省行政程序规定(草案)》研究,得到委托部门的肯定,等等。

  会员联络重服务。协助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会员在江干区运河东路运新花苑组织“送法进社区”活动,指导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组织法律下基层服务团到临安市板桥镇上田村就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和法律、宅基地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村调解委员会调解结果的法律效力等问题进行普法宣传。帮助杭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到铁路基层站段——嘉兴车务段、浙江铁道发展集团公司开展了法律咨询、上法制课、法制宣传图板展览等一系列活动。

  五、组织建设获进展

  加强市级法学会建设。按照省级政法工作考核标准(法学会工作考核占3分),强化考评,开展督查,通报情况,督促整改,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全省市级法学会新增专职工作人员14名,已达到了副省级城市法学会5至6人、地市级法学会不少于3人的配备标准,特别是杭州市法学会成立党组,加强了党的领导。台州、金华等市法学会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温州、舟山等市法学会完成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截至2014年12月县级法学会已达25个,新增4个。

  加强研究组织体系建设。改革研究会组织,调整和注销部分研究会,成立三农法治研究会,使研究会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以问题为导向,创建法治浙江研究院、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和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推进研究组织的智库化建设。目前,研究会(院、中心)共有38个。

  加强会员管理服务工作。目前,我省个人会员总数已达10282人,团体会员总数达到594个,今年新发展个人会员共计812人,新增团体会员72个。加强会员档案工作,及时更新会员信息。召开联络员座谈会,交流工作,部署任务,确定联络员30名,进一步夯实联络员队伍。运用浙江法学会网站、浙江法学动态、学会QQ群等手段,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加强宣传服务,扩大学会影响。浙江法学会网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地方法学会系统十佳网站。同时,100余篇信息被中国法学会工作刊、网站录用。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召开常务理事会和理事扩大会议,调整部分常务理事,加强班子建设。强化机关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完善党支部学习制度,落实“一岗双职”,开展个人月度工作绩效考核,编辑完成30余万字的《浙江省法学会年鉴(2013)》。做好机关工会和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组织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活动,春节前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法学研究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贴的还不够紧;有影响的法学研究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偏少;高质量的咨政性(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等研究)研究成果还不多;体制机制和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克服。

  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省法学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法治建设新要求、社会发展新形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找准定位、注重实践,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努力在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中再立新功、谱写新的篇章!

  一、以形势和任务为指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做好法学会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委关于法治建设的两个《决定》,结合学会的职责使命,理清目标任务,秉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障中心的宗旨,通过搭平台、聚人才、接地气,提升法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在全局工作中的贡献力。特别要按照省委分解《决定》任务时明确法学会承担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力量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二、以法治浙江建设为引领,深化研究,服务发展

  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现实问题设置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加深对省情、国情的了解,深化对法治浙江建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四换三名”、浙商回归等重点工作的法治保障研究。以长三角法学论坛、海洋经济发展法治论坛为平台,深化自贸园区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温州金融改革示范区以及义乌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方面的研究,为开放型经济法治保障发挥理论先导作用。以立法论证、法律评估、受托起草法案等形式,推进我省法规规章制定、清理、修改、废止、解释工作,为完善制度体系提供法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参与重大决策法律风险评估、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决策等形式,发挥法律法学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法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委托课题、立项课题、专题研讨等形式,对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加强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群众参与司法机制、人权司法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法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双百”法治宣讲、普法青年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以及法律小分队下基层活动为载体,加强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发挥法学会在法治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突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丰富文化底蕴、营造法治氛围发挥作出积极贡献。

  三、以建设智库体系为目标,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明确研究会(院、中心)的新型智库定位,完善运行模式,改革科研机制,着力打造新型智库体系。推进研讨平台智库化定位,通过举办研讨会、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加强合作研究,提炼好成果,加强宣传,促进转化,提高智库化水平。积极整合资源,推动省市县法学会之间、研究会(院、中心)之间、部门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筛选好综合性成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

  四、以完善组织体系为基础,健全机制,履行职能

  按中国法学会章程和《关于加强市县法学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市县法学会建设,力争实现有人才支撑、有机制保障、有成果转化的发展目标。严格考核标准,推进市县法学会工作标准化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履行工作职责,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五、以强党建为抓手,锤炼素质,提升绩效

  以强党建为抓手,切实加强学会机关建设,锤炼干部思想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能力,提升整体水平。坚持一岗双责,发挥示范引领,做到政治上坚定、工作上敬业、作风上清廉。坚持组织引导,加强信仰、决策、素质、协同方面的引导,凝聚团队力量。坚持考核激励,遵循流程,规范运行,严格标准,以质取胜,提升整体绩效。适时召开省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