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学术研究
哈尔滨市法学会:创建社区法律诊所 打造第三方化解社会矛盾新平台

时间:2013-10-17   来源:会员部  责任编辑:

  近年来,哈尔滨市法学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法学会部署,自觉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政法工作大局,服务于基层和群众,服务于法学法律工作者,以有为创有位。在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下,组织高校师生到社区创建法律诊所,打造化解社会矛盾新平台,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纠纷调处、人员培训等无偿法律服务。发挥高校法学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和独特作用,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宣传普及了法律知识,使法律人才和法律知识一起深入基层,走向社区,从而赢得党委政府、基层群众和法学院校师生的广泛赞誉。

  一、创新社会组织,法律诊所建在社区

  “法律诊所”是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一种新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倡导学生在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知识和技能,了解普通群众的诉讼需求。这对于我们深化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法学理论工作者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研究所,服务法治实践,服务基层群众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同时,我们在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开展调研时发现,造成矛盾纠纷多发和难解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群众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和认同,对行政处理意见和司法机关裁判的心理预期过高,而高校法律专家学者拥有法律知识与诉讼专业技能的优势,在为社区群众解疑释惑、调解纠纷、普及法律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因此,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我们提出将“法律诊所”直接“嫁接”到社区,打造为基层群众开展法律服务平台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2010年5月,在市法学会的组织协调下,南岗区首先与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合作,在部分社区建立起“法律诊所”进行试点。与此同时,道里区也与东北林大、哈工程大学、商大、师大联手在部分中心社区建起了“法律诊所”。我们对两个区的实践进行综合比对评估,并组织法学专家和有关人员进行充分论证。认定把法律诊所建在中心社区这种模式较好,于是在全市进行推广。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建中心社区法律诊所237个,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社区法律诊所服务以“五诊”方式为主。

  广场义诊:“诊所”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召集全体成员在社区广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由大学法学专家、学生、律师、警官、法官、检察官、社区工作者等现场提供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

  专家门诊:大学法学院师生、社区工作者、律师、警长轮流坐堂,每天在社区为居民提供调解纠纷、诉讼案件受理、代写法律文书、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服务。每周专设一天,由大学法学专家开设专家门诊,为遇到法制难题的居民提供一对一式的服务,指导居民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综合会诊:如遇涉及层面较广、社会影响较大的疑难案件,则将案件提交区里,由区政法委召集公、检、法、司各成员单位代表及法学专家参加的研讨会,进行集体会诊。

  入户巡诊:“诊所”每季度开展一次适当规模的入户巡诊活动,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警长带领诊所工作人员深入住户当中,针对流动人口管理,房屋动迁、拆迁、环境污染等当前的社会热点法治  问题开展走访排查,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纠纷。

  危重急诊:社区内如遇重特大的群体性事件或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时,社区将在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情况的同时启动“法律诊所”的急诊预案,社区警长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带领诊所值班人员现场出诊为群众释法明理,在为相关部门争取时间的同时,尽可能地平息情绪,化解矛盾纠纷。

  另外,有的社区法律诊所还开办智能化服务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通过点击鼠标就能接受法律服务。有的还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对广大村民开展法律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

  法律诊所将工作人员、服务事项、工作流程、联系方式、承诺制度上墙公开,挂牌服务。截至目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00多件,其中参与调解信访积案886件,群体性上访124起,代写法律文书13000多件,代理法律援助案件990件,避免了3起恶性伤亡事件。

  二、实行“地校合作”,实现双方共赢

  首先是领导支持。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社区法律诊所给予了充分肯定,相继做出重要批示并多次走访高校、看望社区法律诊所工作人员,帮助推动社区法律诊所顺利发展。各区县(市)主要领导带队到高校会见校领导,密切感情,寻求支持。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市、区法学会对原实施的有关地校合作制度、待遇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供全方位保障。如社区法律诊所建设、设施配置等资金全部列入财政预算。三是政策激励。将参与地方工作的高校优秀专家学者优先推荐纳入人才库,评优获奖事迹向其主管上级报送,地校实行定期互访、联席会议制度和互聘挂职,学生到诊所实践计入学分,实习、就业优先,代理法援案件发放经费,诊所当值提供交通、误餐补助等。

  三、发挥独特优势,社会效果显著

  社区法律诊所的价值在于把为群众排忧解难放在首位,追求高质量法律服务,让百姓满意。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走进社区,贴近群众,面对面传递法治思想和法律知识。发挥多方作用,把聚集在源头的社会矛盾、各种纠纷就地化解,赢得了群众信任。他们普遍认为,社区法律诊所具有法律咨询专业水准,解惑答疑有理有据,精准到位。普法宣传针对性强,入脑入心。更为重要的是,法学会和法学法律工作者不被利益驱动,身份相对中立,办事公允,方便群众,可信度较高。  因此,化解矛盾的成功率也较高。如,巡诊解决哈西街道朱慧玉不服判决上访案。因其丈夫被伤害致死,犯罪嫌疑人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朱慧玉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为据,不服法院判决,数次越级上访、闹访无果,欲报复杀人后自焚,情况危急。法律诊所副所长哈理工大学法学院李俊刚讲师立即入户巡诊,与当事人一起分析案情,研究法条,细心讲解故意杀人与伤害致死的区别,动之以情,晓之以法,不断缓解当事人过激情绪,劝其走二审法律程序表达诉求,使朱慧玉逐渐理解了法律,深受感动,最后通过二审,适当补偿后息诉罢访。很多同志热心帮助特困群体解忧,用真诚和善举打开他们的心门,赢得信赖,社区法律诊所被誉为“主心骨”、“连心桥”。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