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专题报道 》2024年 第33期 09月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以高质量司法支撑和服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9-30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责任编辑:敖婷婷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以高质量司法支撑和服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黄明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②。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辉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体育文化繁荣兴盛,体育改革不断深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当前,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时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体育作为其中重要一环,让审判工作跟上、适应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要。

  

  一、司法是保障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③。人民法院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司法功能作用的发挥对于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确保体育事业发展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十分重要。

  (一)有助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要求。体育法治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及其建设水平的重要表征,是体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肩负着护航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重任,而司法作为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大有可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即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司法都有发挥积极作用的广阔空间。特别是随着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法院受理的体育纠纷数量不断增加,体育司法工作对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要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审判职能,积极参与推动体育法治建设,为我国迈向体育强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有助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法治建设的共同价值基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加强体育市场监管等过程中,衍生出合同、侵权、知识产权等民事行政纠纷,不仅需要通过司法定分止争,及时有效解决各类体育纠纷,更需要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助力活跃全民健身氛围,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扩大体育消费,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有助于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⑤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在法治轨道上预防和化解体育纠纷,这既是体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处置矛盾纠纷的经验丰富,对法律的正确适用体会深刻。应当充分发挥司法专业优势,把抓前端和抓末端更好结合起来,以司法治理效能的充分释放促推体育纠纷治理法治化进程,进而促进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例如,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向当地滑雪协会及9家雪场发出司法建议,推动被建议单位弥补管理漏洞,有效减少了冰雪运动纠纷。

  (四)有助于我国体育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⑥目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体育领域也不断陷入地缘政治冲突的漩涡。同时,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具有域外适用效力的体育领域立法,美国甚至破除立法域外适用的司法约束,不再顾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管辖冲突与潜在摩擦。在此背景下,不仅需要加强立法,充实涉外法律工具箱,也需要适当强化法院在体育法域外适用中的作用,创新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司法机制,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治理论体系,促进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治理中的话语权,更好维护运动员等主体合法权益,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助力中国体育走向世界。

  

  二、坚持政治引领,确保体育司法发展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⑦这一重要论述将体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深刻阐明了体育承载的重要政治功能。体育司法作为体育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体育蕴含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做深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以高质量司法支撑和服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谋划部署体育司法工作做到“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善于把体育司法工作置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以及法治中国建设大局中开展前瞻性思考、作出全局性谋划、进行战略性布局,深刻认清自身肩负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找准谋划部署体育司法工作的着力点。例如,2021年12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支持下,与国家体育总局深度合作,共建冰雪运动法律问题研究(张家口)基地,将全国11家高院、21家省(市、自治区)体育局、5家科研单位吸纳为基地首批会员,20位相关领域专家被聘为基地首批研究员,连续两年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常态化开展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目的就是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司法助力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二)抓好体育案件审理工作做到“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一些看似普通的案事件背后可能暗藏着尖锐的政治较量,一些民生“小案”关系民心向背。必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融入体育纠纷案件审理全过程各方面,把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融为一体,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考量体育纠纷的特殊性,善于通过司法裁判传递鲜明政策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每一起案件的精心办理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例如,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专门回应社会对校园体育的合理关切,依法引领校园保护,支持学校依法依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让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得到更高层次保障。

  (三)改进提升体育司法工作做到“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积极回应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调研深刻剖析其间衍生的司法需求、体育治理突出问题以及体育司法工作的重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体育司法政策和工作措施,确保体育司法工作的引领性、针对性及实效性。当前,体育司法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不高、对体育相关规范掌握不够、类案裁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研究资源、研究平台和研究机会供给,不断深化审判实务和统一法律适用等研究,推动提升体育司法水平。

  

  三、坚持依法履职,激发体育司法承载的功能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事业承载的综合社会功能与日俱增,也赋予了体育司法新的时代定位和使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体育司法在引领体育规则、规范体育管理、浓厚体育氛围、纯净体育环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中彰显担当作为。

  (一)在引领体育规则中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条即明确“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人民法院开展体育纠纷案件审理工作,应注重在裁判文书说理中融入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让那些饱含优秀传统基因和时代魅力的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规范以及体育精神等通过司法裁判得到更好地保存、发扬和延续。特别是善于把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融入涉外体育纠纷案件办理中,深化涉外纠纷调解,努力通过标杆性案例确立规则,充分阐释、推介中国体育司法优秀理念。

  (二)在规范体育管理中发挥作用。把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的理念贯穿行政审判始终,依法妥善审理涉体育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协议等行政纠纷案件,支持和促进体育行政部门不断厘清权力边界、完善权责清单、优化政务服务。支持体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行业监管责任,促进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的监督管理,健全体育赛事活动制度规范体系,助力防范化解体育赛事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促进规范体育执法工作,善于运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和审判智慧,做到既支持体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职,又推动行政执法行为更加合情合理、令人信服。持续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健全司法与执法衔接机制,支持和促进体育行政部门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协力化解体育领域各类纠纷。

  (三)在浓厚体育氛围中发挥作用。促进浓厚全民健身氛围,在司法裁判中充分考虑体育特殊性,准确适用自甘风险、安全保障义务等法律规定,合理确定伤害责任的承担主体,让群众更加从容参加体育运动;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健身受伤、健身骚扰、健身退费等纠纷,充分发挥司法价值引领作用,推动营造体育健身领域良好法治环境。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依法妥善审理涉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体育纠纷案件,切实保障相关群体在体育运动中的平等权、人格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促进扩大体育消费,在相关案件审理中依法严惩霸王条款、消费欺诈及预付式消费陷阱等行为,切实保护体育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

  (四)在纯净体育发展环境中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⑨。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特别是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事关国家形象、民族形象、体育形象,事关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在体育领域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惩体育领域“靠体吃体”、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严重破坏体育领域公平竞争秩序和行业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助力整治弄虚作假、操纵比赛、利益输送等问题。同时,依法打击妨害兴奋剂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法律规定的准确适用,充分彰显我国反兴奋剂的坚定立场和严肃态度。

  (五)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⑩。发展体育产业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体育产业发展法治需求,努力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体育领域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服务保障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涉及体育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案件的裁判规则,促进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依法妥善审理涉知名体育企业、自主体育品牌的案件,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全面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工作,妥善审理涉体育垄断案件,既尊重体育市场特殊性,又充分维护市场公平性;坚决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司法裁判释放助力体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动能。依法妥善审理涉武术、舞狮、赛龙舟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案件,助力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

  

  四、坚持前端治理,推动从源头上依法实质性化解体育纠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⑪体育法治建设领域贯彻“抓前端、治未病”,要求人民法院秉承系统治理理念,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强化与体育协会内部解纷、体育行政复议、体育调解、体育仲裁等非诉解纷程序衔接配合,推动体育纠纷实现源头预防、前端治理、依法实质性化解。

  (一)强化源头预防。源头预防是治理纠纷的最高境界。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实体育纠纷源头预防工作主要有三个抓手。一是司法建议。通过对体育纠纷审判执行态势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案件背后深层次、源头性的社会治理问题,向被建议单位提出规范、精准、可行的司法建议,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行业依法自治、企业依法运行。二是大数据分析报告。充分释放司法大数据辅助审判、助力管理和促推治理的价值,服务党委政府、上级法院科学决策。例如,2023年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撰写冰雪运动纠纷大数据分析专题报告,荣获全国法院第八届司法大数据专题研究整体示范应用特等奖。三是典型案例。充分运用好这一重要“法治产品”,帮助人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明确行为规则以及强化自我保护,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例如,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聚焦滑雪者与滑雪场责任认定与承担的难点,在全国法院范围内筛选典型案例,汇总编写“滑雪者因违反安全规则导致碰撞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根据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等8例滑雪运动纠纷裁判规则,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发布。

  (二)强化多元解纷。建立健全体育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完善中国特色体育纠纷解决机制,是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体育纠纷多元解纷体系主要包括体育组织内部解纷机制、体育仲裁、劳动仲裁、商事仲裁、行政复议和司法诉讼程序。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纵向下沉司法资源、横向聚合法治力量,共同加强与体育非诉解纷组织的对接联系,进一步增强体育治理领域社会组织自治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衔接,健全完善前端解纷机制。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法院在当地富龙、太舞、万龙、银河、云顶等雪场设立法官工作站,探索建立“法院+雪场+X”多元解纷机制,及时介入、快速化解一批旅游滑雪纠纷。

  (三)强化诉非衔接。诉非衔接是体育纠纷成案前的最后一道屏障。要求我们加强引导分流,依托信息化手段,对进入法院的体育纠纷,以诉讼风险告知、类案解纷指引、相似案例推送、相关法条解析、诉讼结果预判等方式,引导、鼓励当事人采取诉前调解方式解决;体育纠纷较为集中的地方,可探索将专业调解人员“请进来”,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开展集约调解。加强业务指导,与司法行政、体育行政部门共同完善常态化业务指导机制,以专题培训、庭审观摩、跟班学习等方式帮助提升调解人员法律素养,并协力推进体育调解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机制衔接,建立健全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主体的对接机制,支持保障体育纠纷诉前调解工作有序进行。

  

  五、坚持强基导向,夯实支撑和服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司法工作根基

  体育纠纷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新闻价值较高,处理体育纠纷具有不同于一般民商事纠纷的方法、原则、特点,需要人民法院积极推进体育司法专业化建设,不断夯实专业化发展基础。

  (一)夯实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基础。针对体育司法工作存在的类案裁判标准不统一、与体育仲裁管辖边界不清晰等问题,通过制定相应司法解释、发布典型案例、加强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选编等方式予以规范明晰。针对体育司法工作存在的专业性不强、体育规范适用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加强上级法院业务指导、发挥专家辅助人作用、引导法答网有效问答等方式,大力提升体育纠纷裁判文书的针对性、说理性和权威性。

  (二)夯实专业化发展的组织基础。当前,人民法院尚缺乏审理体育纠纷的专业法律人才,这与体育事业、体育法治快速发展的态势不相适应。对此,可参照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等审判领域做法,在体育纠纷多发地域组建体育审判法庭或者体育审判团队,切实提升体育司法专业性和体育纠纷审判效能。同时,可在体育消费纠纷或体育侵权纠纷等体育涉众纠纷多发易发地区建立法官工作站或巡回审判点,依法就地化解体育纠纷,有效降低人民群众解纷成本。

  (三)夯实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基础。学习领会、融会贯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体育纠纷案件审理水平。一方面,深化体育司法审判理论研究,做好体育主体权益保障、司法护航体育产业发展、涉体育知识产权保护、体育纠纷源头治理、体育纠纷诉非衔接等方面研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另一方面,深化体育司法实践,充分运用好法答网和人民法院案例库,以汇总编写裁判规则、发布典型案事例、撰写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等方式丰富拓展体育司法实践成果。推动实现体育法治领域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共同发展、创新发展,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支撑和服务。

  

  作者: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