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专题报道 》2023年 第06/07期 02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

时间:2023-03-03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责任编辑:lh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

怀进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③。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要完善宪法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深化宪法宣誓、宪法纪念、国家象征和标志等制度的教育功能,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这些重大论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的深邃思考,指明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为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教育系统有2.9亿在校学生,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关系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责任重大,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一、新时代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内在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项风险挑战,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赢得了举世瞩目、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

  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更好把14亿多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始终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出台前,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个宪法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写的。”⑤我国宪法凝聚着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国家指导思想。2018年修改宪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序言,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总纲第一条。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并通过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一系列设计与安排,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法治保障。这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的根本保证。让亿万学生从小学习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⑥的重大论断,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法治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越要重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⑦我国宪法明确了国家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学习贯彻宪法,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宪法确定的国家根本任务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更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青少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生力军。深入开展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是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列专章、一体部署,放在高质量发展任务之后,凸显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宪法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提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加强宪法法治教育,培育学生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让他们理解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法治原则,养成遇事找法的行为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体会法律法规蕴含的道德内涵,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取得扎实进展和积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明确提出“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⑧。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开拓思路、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推动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组织编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编写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指南和读本的重要内容,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法学专业必修课,铸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法治思想基础。修订颁布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道德与法治等相关课程标准,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注重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推动宪法法治教育与历史、国情和行为养成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推动形成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教学体系。坚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宪法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过程各环节。会同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不同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推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有机衔接。及时将新修订宪法内容纳入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推进全学科渗透、多学科协同。优化课程体系,义务教育阶段设立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统编统用《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设置法治教育专册;修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设置了法治教学模块;中职和高校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并将法治教育纳入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把学生遵纪守法表现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把法治内容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不断提升法治课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依托高校力量设立一批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创新宪法法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宪法法治教育规律,每年组织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通过网络学习、主题演讲等方式,在教育系统营造学习宪法的浓厚氛围。2022年,参与宪法网络学习的学生超过76亿人次,经过学习测评产生了1.6亿多名初步掌握宪法知识的“宪法卫士”。在国家宪法日前后举办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已形成了良好传统,成为教育系统学习宣传宪法的亮丽品牌。设立专门面向青少年学生的专业化、公益性普法网络平台——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开发了5120分钟的培训课程、121集微视频和若干多媒体课件,为中小学师生学习法治知识提供多方位支持和帮助。目前,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已覆盖32个省级教育单位、490个地市级教育单位,注册学校20万余所,注册学生人数1.78亿。深化法治实践教育,印发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统筹社会资源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法治实践教育。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等途径,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依法治理等工作,引导学生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推动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迈上新台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二十大对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抓住宪法教材建设等重点载体,抓住学校这个重点阵地,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组织修订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共选修课。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等活动,推动宪法学习常态化长效化。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深入开展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鼓励支持师范院校法学院(系)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后备力量,推动高等院校在师范、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法学、教育学原理等相关内容,推动地方开展教师全员法治培训。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行为指导和规范,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大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应用。加大学科融入法治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让法治教育润物无声、浸润心灵。

  深入开展“互联网+”法治教育。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⑨。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要认真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青少年普法平台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与试用。建立健全普法数字资源开发机制,通过遴选、开发、共享、购买等多种形式,推动建立标准规范、内容丰富、动态调整、互通共享的普法资源管理体系。推动建设法治教育教学资源库,探索建立法治教育教学支持系统,提供更多更好的法治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和案例素材库,努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中小学法治课教学新模式。

  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支持。教育系统将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教育,完善相关组织保障机制,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推动学校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等单位合作交流,做好正面法治宣传引导,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建设,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推进学校主要负责人普法,研究制订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知识要点,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更好地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密切家校合作,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家长在宪法法治教育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

  踏上新征程,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教育系统蔚然成风,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