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页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专题报道 》理论学习
王晨: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时间:2021-02-24   来源:《求是》2021/03  责任编辑:敖婷婷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王 晨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法学法律界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作表率,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推动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一、准确把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依据

  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理由根据充分、时机条件成熟、顺乎党心民意,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应有之义,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立足全局观法治、着眼整体谋法治、胸怀天下论法治,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法治思想覆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的法治问题,在范畴上系统集成、逻辑上有机衔接、话语上自成一体,展现出深厚的理论底蕴、缜密的逻辑架构和统一的价值指向,是我们党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法治理论体系。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图为一名观众在参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宪法宣誓墙。 新华社图片 李忠/摄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创立和发展的法治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者,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并亲自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积累了依法治县、依法治市、依法治省、依法治国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许多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法治新思想新论断,展现出深邃思考力、敏锐判断力、卓越领导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厉行法治的坚定意志、奉法强国的雄才大略、依规治党的远见卓识,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实践进步中彰显强大感召力、创新力、引领力的法治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经过实践证明、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在复杂形势中守正创新、在矛盾风险中胜利前进、在法治轨道上治理国家的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提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保障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有力提升了中国法治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正确指引,也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真理性。

  二、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习近平法治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必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法律文明传统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充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治篇”。深入研究阐释和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利于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在法治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利于拓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定力、前进动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擘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必将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经验特别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的成功经验,体现出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利于激发全党全国人民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的巨大热情,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部法律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作出了法律化、规范化、明晰化的具体安排,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长治久安、长期繁荣发展,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保护外国人在香港的合法权益,增强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根本保障。图为6月30日,香港市民在铜锣湾街头支持实施香港国安法。 新华社记者 王申/摄

  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了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必将有力提升中国法治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对“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法治故事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之治”背后的中国法治经验。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作出了权威、精准的阐释,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对外宣传阐释工作,可以让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更充分地学习借鉴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扩大中国法治在全球法治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

  一是学深悟透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由谁领导、依靠谁、走什么道路等大是大非问题,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自觉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要深刻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自觉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

  二是学深悟透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地位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考虑出发,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的问题,科学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定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充分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

  三是学深悟透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如何谋篇布局的问题,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战略布局。我们要坚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总抓手,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有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增强法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四是学深悟透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主要任务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如何重点突破的问题,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战略安排。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确保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全面提升法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善于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占领法治制高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

  五是学深悟透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关系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法治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深刻回答了如何正确处理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关系问题,科学指明了法治中国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要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六是学深悟透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基础保障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什么保障的问题,科学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才支撑和“关键少数”。要加快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满腔热忱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四、充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伟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关键在于发挥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道、积法治之势,在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上实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阐释,推动科学思想落地生根。要抓紧建设高水平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基地,推动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学术高地,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培训活动,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入脑入心。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之成为法学专业学生观察、思考、处理法治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扎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活动,统筹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和宣传渠道开展立体化、互动式的理论宣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进群众、深入人心,让法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020年9月1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草场街小学的学生在观看网络安全知识展板。 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二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理论研究,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加强对法治实践成熟经验的系统总结,对法治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入研究,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认识,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合理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法学理论体系和法治话语体系,做中国法学的创造者、世界法学的贡献者。要立足全面依法治国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动法学传统学科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法学新兴学科,积极开拓法学交叉学科研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体系。

  “枫桥经验”是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矛盾和问题的典范。图为2019年4月1日,在枫桥镇联合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在调解一起合资纠纷。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三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法治实践,全面提升法治工作质效。要紧紧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法治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研究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牛鼻子”,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法治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科学思想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组织开展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法治交流活动,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对外传播工作,善于开展涉外法律斗争,提升我国在国际法治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已走过千山万水,新征程新目标仍然需要跋山涉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 此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同志署名文章,发表于2021年第3期《求是》。)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