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吉林省法学会创新基层法律服务模式

时间:2024-12-03   来源:吉林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敖婷婷

 1微信图片_20241204093340.jpg

近年来,吉林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握“党政所急、群众所需、法学法律工作者所求、法学会所能”的结合点,发挥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优势,多元化搭建基层法律服务平台,不断创新基层法律服务模式,形成了符合法学会特点、具有吉林特色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

融入综治中心,参与治理更加精细化。将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打造法学会驻综治中心法律服务站点,筑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法治底座。一是注重资源统筹。激发法学法律工作者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两代表一委员”和“三官一律”以及基层法律明白人的积极性,协同开展依法化解矛盾预防纠纷等工作。四平市法学会运用“会师整编”工作法,通过“3+X”服务力量,组团为乡镇(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长春市南关区法学会指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入驻驻区综治中心法律服务站,承接全区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职能。二是提供首席服务。在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服务窗口、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等,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权威性、中立性、专业性特点,以常驻或轮驻的方式开展法律服务,第一时间化解原发性矛盾纠纷。长春市二道区法学会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嵌入区综治中心,以“五单”(社会治理中心汇总报单、法学会分拣派单、专家精准接单、团队高效办单、中心反馈意见评单)“五诊”(日常坐诊、预约就诊、电话听诊、定点义诊、集体会诊)“五个一”(向有关单位发送一封征求委托咨询事项函、建立一本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台账、每半年开展一次工作总结、每季度召开一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座谈会、每年度召开一次考核评价)等服务模式,确保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精准高效开展法律咨询服务。辽源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线上连线”法律咨询服务,群众可实时连线获得专业解答。三是构建智慧调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省法学会系统积极探索将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新路径。辽源市龙山区法学会构建“互联网+调解”智慧调解模式,针对线上受理的有关法律纠纷,依托综合信息平台远程视频连线纠纷当事人,开展线上语音、视频“云调解”,实现调解过程群众零跑腿。

举办空中课堂,普法教育更具智能化。依靠科技赋能,不断打破地域壁垒,全时空匹配群众法治需求,综合运用“空中法治讲堂”“法小学、法小会动漫普法”“梅小法云课堂”等法律服务品牌推广,让“空中电波”为群众送去法律知识,有力提高了普法工作覆盖率和穿透力。一是强化内容输出。空中课堂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内容涵盖了法律条文、案例分析、法律常识等多个方面,既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讲解,也有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同时,空中法治讲堂还注重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法条内容,确保与最新的法律法规保持同步,师资涵盖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多个领域专家。长春市法学会开办的“空中法治讲堂”,根据专家擅长的领域设置课程,律师主要讲解《民法典》涉及婚姻、继承等群众常用法律条文;高校法学院教授主要围绕《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老年人权益的民法保护等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解读;检察业务专家分享行政检察监督、民事诉讼监督等案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案例讲解法律法规。二是注重普法趣味。长春市法学会联合宽城区法学会设计推出“法小学”“法小会”动漫普法IP,注重收集基层普法的热点问题,通过小故事+法条普及的拍摄形式,定期发布法治宣传短视频,将法学会“想讲的”和群众“想听的”相结合,不断增强普法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让法治宣传教育“活”起来,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成立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主的高端法律顾问团,对每月拍摄的主题、脚本和法条进行审核把关,确保普法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普法作品的影响力。目前已推出“妇女家暴维权”“租房那些法律事儿”“警惕医美陷阱”等普法短视频8期。三是固定学法时间。长春市法学会通过对受众观看习惯、需求等分析研判后,将“空中法治讲堂”播放频率和时间进行了调整,确定每周开设1期,每周三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节目预告,每周五19:30在直播平台准时进行播放,有效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听众人数持续攀升。长春市宽城区法学会将“法小学”“法小会”普法短视频推出时间固定在每月月末。梅河口市法学会“梅小法云课堂”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平台直播,同时在梅河口电视台开设“梅小法云课堂”专栏,每周三18:18首播,当日晚和次日早、午重播,并在“大河之声”客户端推送,及时对接解读法治热点问题。通过以上固定时间和固定平台,让群众学法成为一种习惯,让法治更有力量。

开展流动宣讲,法治宣传更趋多元化。深化“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法治宣传活动,创新将传统的“摆摊式”法治宣传模式转变为“流动式”模式“送法上门”。一是以资源流动开展“点面式”宣传。因地制宜统筹协调普法阵地建设,以资源的流动带动普法以点到面。通化市法学会在试点小区打造法治楼门、法治凉亭、普法长廊、初心广场等主题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普法主题宣传阵地;延边州法学会、通化市法学会打造了法治街区、法治长廊、法治公园等,形成了富有法治内涵的基层普法景观带。辽源市西安区法学会探索“法治+”模式,结合文旅产业发展,以普法宣传进景区为主题,聚焦游客需求,开展精准普法,通过“文艺演出+廉政文化+法治宣传”的表现形式,让广大群众“艺”起尽享家门口的文化大餐。二是以人员流动开展“菜单式”宣讲。结合“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治宣传活动,普法志愿者从街道到公园、从网格到家庭,搭建起一个个流动“法律小诊所”。四平市法学会招募青年普法志愿者300余人,明确4大项和14小项的服务内容,受众更加广泛。公主岭市法学会建立5个流动法律咨询服务站,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流动法律咨询服务工作,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和村屯。白山市持续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巡回法治讲座,对全市各县(市、区)机关干部、基层群众8000多人进行了直面宣讲,并利用时机面向群众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共300多件次。长春市法学会积极开展“家庭法律顾问”试点工作,聘请44名法律工作者在128个村和社区,为近3万个家庭提供亲情式、贴心式法律服务。延边州法学会组织开展“法治文化边疆行”主题活动,深入边境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开展法治文化宣讲活动。三是以数据流动开展“覆盖式”普法。各级法学会充分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建立线上普法宣传品牌。省法学会“掌上问法”APP平台注册用户达10万多人,累计解答法律咨询6.7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87万件。延吉市法学会法律服务站通过视频传输系统实现了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连网、吉林市昌邑区法学会开通“法润之声”服务热线、松原市沿江街道法律服务站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开展法治小课堂,充分利用新媒体针对性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线上解决群众诉求,推动普法宣传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提供决策咨询,依法办事更重专业化。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围绕“四个重大”积极建言献策,聚焦党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首要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建议,有力服务科学决策和法治实践。一是参与立法咨询论证,服务科学立法。在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上持续用力,围绕重点领域和新型领域等方面的决策和立法,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公共利益、重大民生问题等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组织各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等248件地方性法规和48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立法论证和风险评估,办理涉法事务514件。长春市法学会对有关规范性文件审查把关,提出意见建议146条;延边州法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参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市管理条例》等9部地方规范性文件起草制定,25个相关建议被采纳;辽源市法学会对《辽源市冰雪产业发展条例(草案)》等2项立法工作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了8条修改意见;白城市法学会对《白城市嫩江湾旅游区管理条例(草案)》等7部立法草案提出了60条修改建议。二是深化法治政府实践,服务依法行政。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融入法治政府建设一体谋划,充分发挥其在各自领域的法律专业能力和个人所长,聚焦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法律问题,为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出具了法律咨询意见书291份,提出意见建议950余条。延边州法学会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收集并梳理出难点、堵点问题102个,提出8项建议举措,得到州委领导肯定性批示。白山市法学会结合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相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三是聚焦重大风险防控,服务平安法治。牢牢抓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动党委和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经济、金融、劳资、生态环境、征地拆迁、交通安全、房地产、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对重大案(事)件风险防控进行咨询论证,助力实现精确预测、精细预警、精准预防。

攻关破解难题,助力发展更为高效化。充分调动基层和人才优势,主动在解决社会关注、政府所需、群众所盼的“热点”“难点”问题上用劲,努力为改革发展营造优良法治环境。一是服务信访积案化解取得新突破。积极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发挥第三方中立作用,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进行研究论证,配合做好释法明理工作,推动人民群众依照法定程序反映问题、依照法律规定解决问题,通过专家接待、调查走访、访源分析、案件评查等方式全面把握信访案情、提出权威意见,累计参与信访案件研判770余次,对“某小区住户办理房屋产权证信访案”“某项目一房多卖引发的信访案件”等203件当地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信访案,组织专家进行“把脉问诊”,提出法律咨询意见书,推动案结事了。二是服务涉外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涉外法律实务研究,延边州法学会成立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法律服务站,为侨胞侨眷和涉侨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并结合口岸城市特色,在延吉市、珲春市建立涉外法律服务站,通过坐班接待、远程服务、应急响应等方式,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20人次,调处涉外民商事法律纠纷70多件。同时,积极开展涉外法律法规研究,开辟了涉外法学研究交流的新窗口。三是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将法律服务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坚持为各类重大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体检,查找管理漏洞、解决法律诉求、评估诉讼风险、助力重大项目顺利开展。白山市等多地法学会设立驻商会基层法律服务站解决企事业单位的法律疑难问题,帮助企业提高防范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白城市法学会开发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8项线上服务。松原市法学会组织专家对市委宣传部下属电影公司企业改革流程进行全程指导。长春市法学会组织试点开展“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对接中小微企业,形成长期包保模式。

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为本更显人性化。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参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治理。一是发挥重大纠纷调处的“法治智慧”。建强、建好法律服务站,选聘精通民事、刑事、行政等法律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660人,在参与重大纠纷调处中发挥“智库”作用,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通过法律途径和程序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同时,推进建立与各级综治部门、信访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动机制,形成信息共通、经验共享、矛盾共调、维护稳定的良性局面。今年以来,调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的330多起。吉林市法学会围绕重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选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成专案组,通过历时近三个月细致耐心的工作,促成信访人与专案组签订息访协议。二是创新调解品牌开展“微调解”。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助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事。长春市宽城区法学会进一步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统起来”“聚起来”“动起来”,深入开展“微首席”工作,总结形成“传诊解调”(传播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诊疗法律难题,调解矛盾纠纷)工作法,推动微首席扎根矛盾纠纷化解前沿阵地,依法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涉及婚姻、继承、相邻关系等常见矛盾纠纷,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节约了司法资源。梅河口市法学会利用社区法律服务站这个平台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百姓心声,针对群众不同诉求,推进“分级式”矛盾化解工作法,将矛盾纠纷按照难易程度,分为“蓝黄绿橙红”五个等级。简易纠纷、一般纠纷、日常纠纷由调解员队伍进行调解,复杂疑难纠纷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介入参与化解。四平市法学会坚持前端发力,着力打造以“老马调解工作室”,采取“行政+司法+权威人士”相结合的方式调解矛盾纠纷,通过采取“面对面直接对话、背靠背分开协调、点对点单独突破”方式,找到纠纷双方协调基础。蛟河市法学会探索“六六议事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三是实现从“说事”到“解事”的转变。深化阵地、人员、机制建设,群众 “说事” 便利,“解事” 及时,各类矛盾在基层得以化解,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吉林市昌邑区法学会在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渔楼村在法律服务站设立“百姓解事工作站”,打造了升级版“百姓说事点”以及“访、援、调、诉”四合一“法律服务套餐”模式;吉林市丰满区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五家山两地设立巡回法律服务站点,在旅游旺季开设“假日法庭”“周末法庭”,“零距离”快速化解涉旅矛盾纠纷,受到游客欢迎。舒兰市法学会开发设立了“暖心舒兰”APP、24小时开通“682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推行“首席”指尖办、掌上办等做法,做到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即时即办、即时调处,有效打通了法律服务“最后一百米”,实现从“硬性调处”向“柔性引导”的转变。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