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六尺巷“和”文化征文启事

时间:2024-03-22   来源:法治文化研究会  责任编辑:敖婷婷


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共同促进法治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安徽省法学会、安庆师范大学、中共安庆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桐城市委决定联合举办六尺巷“和”文化学术征文活动。

一、征文主题及选题范围

以下议题仅供参考(但不限于此):

主题:弘扬六尺巷“和”文化精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分论题:

1.六尺巷“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六尺巷“和”文化的继承与理论重构

3.六尺巷“和”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4.六尺巷“和”文化的渊源与影响

5.六尺巷“和”文化与调解制度

6.六尺巷“和”文化与基层治理

7.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创新

8.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9.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桐城派”

10.六尺巷“和”文化中蕴含的法治思想

二、征文对象

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

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各部门各领域实务工作者。

三、截稿时间

征文截稿日期为2024年5月31日。

四、稿件要求

1.论文要求紧扣主题和选题范围,有较强的学术性和现实针对性,具体题目自拟。

2.作者可以联合署名,稿件形式限于未经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

3.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注释规范参照《中国法学》,电子稿请发至邮箱liuchixiang2024@163.com,主题为“六尺巷‘和’文化征文+作者姓名”。

4.来稿请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工作/学习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内容必须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来稿文责自负,重复率不超过30%,严禁抄袭剽窃。

五、稿件评审及奖项设置

1.组委会将组织全国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审,奖项为一、二、三等奖,凡获奖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

2.组委会邀请优秀获奖论文代表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讨会”上交流,对特别优秀的论文将向《“枫桥经验”研究》等学术集刊推荐发表。

3.研讨会具体举办时间将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六尺巷和解文化研究中心、安庆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办公室)

联系人:邱少晖  手机号码:13866435605

               彭家吉  手机号码:18956977806

电子邮箱:liuchixiang2024@163.com

附件: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简介


                                                       六尺巷“和”文化征文活动组委会

                                               2024年3月19日

 

 

推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桐城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形成了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基本精神,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工作体系,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总体目标,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村民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善治品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该工作法获陈文清、周强、贺荣、徐显明、孙谦、范小毛、胡云腾、郑栅洁、韩俊、张韵声、钱三雄、张祥安、田云鹏、陈武等领导批示肯定或实地调研。2023年5月11日,在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表彰大会上,陈文清书记指出:“安徽省桐城市政法委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将六尺巷中‘和为贵’精神融入基层政法工作,创新推出‘六尺巷工作法’,设立‘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桐城的做法很有意义,希望全国各地去学习”。2023年5月23日,省委书记韩俊到桐城专题调研,他指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是金字招牌,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以党建领事法、礼让和事法、村民说事法、多元解事法、网格管事法、群力防事法为基本内容的基层善治品牌,要把这一品牌推得更广、叫得更响、擦得更亮。”

一、“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荣誉名片

深耕“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桐城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矛盾纠纷、万人成讼率、警情数和发案数逐年下降,调解成功率、调撤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逐年上升。先后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等称号,连续14年荣获“省级平安县”,获评2022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市),2023年度群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矛盾纠纷化解率分别位于全省第9、第12、第1位。市委政法委荣膺全国首届“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吕亭镇人民调委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作为全国31个“枫桥式”工作法之一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写入2023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4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项目”、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2023年度安徽省“十大法治事件”、2021全省十大改革案例、第十六届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二等奖。被中央深改办《改革情况交流》(2023年第55期)、安徽信息、安徽政法信息等平台刊载推广,在第四届新时代“枫桥经验”高端峰会、全国“枫桥式人民法庭”与基层社会治理研讨会、第四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讨会、第十一届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交流发言。

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主要内容

(一)党建领事,前沿筑牢阵地。书记领办。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构建“三级书记一起抓”的基层治理责任体系,全面实施“书记领办项目”,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书记项目”库,通过群众提、书记选、组织定分级分类精准领办,落实月晾晒、季排位、年考评机制,有力压实书记抓基层治理“第一责任人”职责。2022年以来,共领办基层治理类“书记项目”1071个,解决各类问题1358个。支部领跑。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汇聚共建单位、驻区企业、群团组织等力量,共同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享、服务联抓、治理联动“五联”活动,实现了“小社区”向“大联盟”转变。搭建“六尺巷德邻社”“彩虹之家”“红色港湾”等基层治理党建联盟44个,参与共驻共建单位147个。党员领岗。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联岗联户、承诺践诺、评议评星、服务基层治理,服务居民群众的“双联双诺双评双服务”活动,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通过科学设岗、党员领岗、组织定岗、公示明岗、培训上岗、考核评岗,让党员“有名分”,干事“有底气”。

(二)礼让和事,前端预防隐患。以“和”润人心。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为贵精神内涵,创作以六尺巷为题材的歌曲、黄梅戏、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在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建设六尺巷文化墙600余面,开展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2300余场次,营造“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的浓厚氛围。以“和”正品行。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体现礼让、和为贵精神,规范群众行为,让干事创业、做人处世有尺可依、进退有据。推行治理积分制,构建“分值设置、积分登记、积分应用”于一体的积分管理体系,科学设置“正负面清单”,在村(社区)设立“积分超市”,推出积分在医疗、教育、养老、金融等7类22项公共服务政策福利,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以“和”育美德。将“六尺巷”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纳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家庭、“好婆媳”以及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等评选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孕育“和”的美德。

(三)村民说事,前线全程商议。建好“说”的组织。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制度,由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等组成“村民说事会”,聚焦发展大事、民生实事、邻里琐事,急事马上说、缓事定期说,确保事事有人办。规范“说”的流程。完善“说、商、办、评”四步走流程,面对面、键对键广泛征集“说”的事项,召开庭院恳谈会议、楼栋议事会议,充分讨论、反复酝酿汇集“商”的意见,通过干部领办、群众共办、社会帮办聚集“办”的力量,群众的事有人办、众人的事众人办,采取群众评价、组织评定收集“评”的结果。提升“说”的质效。运用说事事项、商议情况、承办责任、办理结果、满意评价“五个清单”,全流程跟踪督办、全链条闭环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2022年以来,召开村民说事会160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560余件,为群众办实事850余件。

(四)多元解事,前站联动调处。搭建“一站式”解纷平台。市级整合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综治中心建成“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立住建、教育、农业农村等10个接访窗口、4个法律工作室、心理咨询室,进驻速裁团队和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等8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实现信访、调解、仲裁、诉讼“一揽子”为民解忧。在镇、村、基层政法单位和纠纷多发的市直单位设立“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较好地将99%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吸附在县域。建强“一体化”解纷队伍。持续壮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队伍,将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乡贤、致富能人等充实到人民调解组织中,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当好“和事佬”。建立100余人组成的调解专家库,依靠专家智慧化解“专业”难题。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助力疑难纠纷化解,又为调解员进行技能培训,培树了一批金牌调解员、调解能手。用好“六尺巷调解法”。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以六尺巷典故启发人、以和为贵精神感化人、以知进退境界引导人,通过倾听诉求、辨明是非、劝解疏导、借古喻今、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全市纠纷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1.07%,万人成讼率下降16.19%。

(五)网格管事,前置贴心服务。织密网格。按照“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模式,城区以楼栋为单位,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30-50户划分为微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构建“党组织+网格长+网格员(政法干警)+住户”的全科治理格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市选聘1599名网格长、7258名网格员。赋能网络。运用“文都e家”社会治理平台,采集、整合部门人口信息数据24万余条,普查城市部件24772件,接入公安、城管视频设备1309个,对“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六大要素,实现可视化、动态化管理,初步形成物联、数汇、智创于一体的“数字桐城”。做实“网事”。链接各方资源,整合多元主体,拓展服务对象,将9大类、32小类、90项城市管理问题纳入网格综合管理,设立网格巡查点539个,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住建等22个部门纳入“大联勤”,同时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网格服务,实现部门联合、智慧联动、问题联办。网格化运行以来,累计上报城市治理事项40万余条,办结率达99.3%。

(六)群力防事,前哨精准预警。“文都义警”常态化联防。健全以公安民警为主导、村(社区)治保会力量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治安联防工作网络。充分发动商户、安保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力量及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组建4600余人的“文都义警”队伍,围绕商业街区、校园周边、公园广场、交通枢纽等区域,常态化开展联勤联控。“雪亮乡村”全天候巡防。推进“雪亮+平安乡村”升级版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建、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模式,在交通复杂路段、治安薄弱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做到应建尽建,整合企业、商超、学校等视频资源,做到社会面监控应接尽接,升级语音广播、预警预测等功能,建成整合视频监控点位2.2万余路,实现6000余村民组全覆盖。特殊人群精准化“心防”。聚焦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对象、“三失”人员等10类人群,建立精神卫生中心、婚恋纠纷调解中心、心理协会、社区矫正中心、法治教育基地五大平台,逐人成立关爱小组,落实“6+1”帮扶措施,由主管部门人员、村社干部、医生、心理咨询师、公安民警、监护人提供精准精心服务,2022年以来,开展随访服务20300余人次,发放监护人补贴、困难救助金共计400余万。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